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黨員閨女”林秀貞>>事跡報道
京華時報:不凡善舉和它改變的命運
本報記者 宋喜燕
2006年08月29日09:49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林秀貞(右一)給殘疾人裴鳳仙買了輕型不鏽鋼拐杖。


  

林秀貞在照顧朱淑芬老人。(資料圖片)


  因為林秀貞,有14名學生逃過了家境窘迫可能帶來的波折命運,雖然他們中有人迄今不知得到過林秀貞的幫助。

  因為林秀貞,8名殘疾人得以找回做人的自信和價值,在他們的家庭中帶來燦爛笑容。

  因為林秀貞,破爛的校舍得以修繕,孩子們得以在無風雨的房間裡讀書和成長……

  林秀貞說,能讓別人幸福,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先后幫助14名貧困學生

  2006年8月18日,劉桂君坐在一棵楊樹的陰涼下,跟人說著話,面色激動。

  劉桂君是棗強縣南臣贊村村民。被問起的,是林秀貞幫她兒子上學的事。

  劉桂君家裡有三個孩子,最小的兒子在2000年考上了大學。但由於家裡貧窮,6000多元的學費湊到4000多元后,就再也借不到了。

  “他也不說話,默不作聲。”劉桂君說,兒子知道家裡難,但又很想上學,就一直悶著。開學的日子臨近了,雖然學費還是沒湊齊,兒子卻在默默收拾行李。家裡人就算希望兒子說出放棄的話,也開不了口。

  那天晚上,雨不緊不慢地下著。劉桂君聽到外面有腳步聲,然后她看見林秀貞進了家門。

  “貞姐,下著雨你怎麼來了?”劉桂君說她當時有些驚訝。

  “聽說孩子考上大學了,我挺高興的,拿了2000塊錢來,算是一點心意吧。”林秀貞又說,不要告訴孩子,不要讓孩子思想有壓力。說完,林秀貞又在雨中走了。

  劉桂君說,當時她眼淚一下涌了出來。

  事實上,林秀貞從1992年就開始資助貧困學生。她資助的第一個學生,跟兒子朱新宇有關。據朱新宇講,他讀中學時,有個叫王勇(化名)的同學家境很不好。“我去過他家,太窮了,可以說沒有一片磚一片瓦。”朱新宇說,王勇的母親得了重病,而家裡有四五個孩子。那一年王勇考了一個比較好的學校,但家裡無力出5000元學費。

  朱新宇心裡難過,就回家講給母親聽,“雖然我沒明說,但語氣裡應該透著‘要是能幫幫他就好了’這種意思”。林秀貞聽完,立刻對朱新宇說:“小子,你告訴他,叫他放心,這5000塊錢咱們給他拿了。”

  沒過幾天,林秀貞湊了5500元,“我想著,光有學費也不行,得有生活費啊,就加了500”。那個時候沒有大鈔,5500元差不多裝了一書包。

  從1994年開始,鄰村有個貧困家庭先后出了三個大中專學生。林秀貞先后送去兩個3000元,幫助他們交學費。

  就這樣,先后有14名學生在林秀貞幫助下,躲過了可能的坎坷,進了大中專院校的門。

  幫助8名殘疾人找到幸福

  直到2004年,村民裴鳳仙還活在內心的陰郁之中。

  因患小兒麻痺,裴鳳仙自幼生活在兩根拐杖架起的世界裡。到了該嫁人的年齡,一個家裡窮得娶不起媳婦的男人找到了她,那個人就成了她的丈夫。

  裴鳳仙結婚之后,給丈夫生了個孩子。鳳仙說,丈夫一天下來很勞累,如果臉色不好,她也不敢說什麼。白天家裡沒人,她就拄著拐杖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大部分時間裡都是一個人悶著,“總覺得自己是個廢人”。

  2004年的一天,裴鳳仙一個人在家,林秀貞出現了。她問裴鳳仙:“你在家都干些什麼啊?”

  鳳仙很沮喪,說:“我能干什麼啊。”

  林秀貞說:“我看你在家挺難的,你到我廠裡去上班吧,還有人說說話,還能掙點錢。”

  裴鳳仙很是驚詫,說:“我能干得了什麼啊?”

  “干點坐著能干的活就行了。”林秀貞說。

  第二天,裴鳳仙就去上班了,在橡膠廠。裴鳳仙說,上班后,跟大伙有說有笑,日子過得快了,也過得有滋味了。

  第一個月結束,她領到了300元工資。“心裡那個高興勁啊。”裴鳳仙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滿臉幸福。她給孩子買了衣服,因為臨近年底,她給家裡買了年貨。

  “那是我自己掙的錢啊。我也能掙錢了。”裴鳳仙說,她回到家裡,丈夫和孩子都樂得不得了。丈夫臉上開了花,說:“以前我養你,現在你也能養我了。”

  類似裴鳳仙這樣的殘疾人,林秀貞的廠裡收了8名。其中一名叫吳如水的殘疾人,相中了媳婦卻娶不起,林秀貞幫他付了幾千元“彩禮”錢,“搞定”了終身大事。其中一名叫丁金才的老人,剛到林秀貞的工廠3個月就得了腦血栓,林秀貞跟丈夫帶了一萬元給他看病,並在當年發了他全年的工資。

  “我就沒見過這樣好的老板,沒見過貞姐這樣好的人。”62歲的丁金才,一直管60歲的林秀貞叫貞姐。

  對村裡人提供幫助

  1987年,南臣贊村小學的校長李保義走在街上,皺著眉頭。

  林秀貞碰到了,說老李什麼事愁成那樣啊。

  李保義說,學校的房子都露著天了,要是下雨,該出問題了,可是學校沒錢修啊。老李說完,皺著眉頭走了。

  第二天,林秀貞到了學校。讓李保義吃驚的是,林秀貞拿來了2000元,讓他修房。學校幾間漏雨教室就這樣修好了。秀貞去看修好的房子,看到教室裡的桌子全是用土板搭的台子。第二天林秀貞又送去600元,學校因此全部換上了木制的桌凳。

  李保義對此感激不已。他說當時他要請報社寫個表揚稿,林秀貞說什麼也不讓,“修學校為的是孩子,又不是圖名”。

  村裡的路口常被水沖壞,林秀貞就出錢修了水口﹔村裡人蓋房用水難,林秀貞就把自己家打的井讓大家免費用……在南臣贊村,林秀貞家最早裝了電話,就成了村裡的“公用電話”。村裡人說,林秀貞不但不收人錢,還常常替人送信,有時候深夜都要把口信送到。

  給騙子的兒子過生日錢

  在南臣贊村,流傳著“有困難找貞姐”的說法,而也正是知道她樂善好施,有“頭腦”的騙子也找上了門。

  朱新宇記得,大約是1992年,有個業務員到母親的廠裡拉生意,訂了6萬元的貨,讓發到山西長治。母親將貨發出后,卻沒了音訊,也聯系不到了那個業務員了。“她一著急,帶著2000元費用,坐火車到長治討債去了。”

  由於那個業務員今天搬個地方,明天又換個地方,林秀貞一直沒能找到他。錢卻花光了,林秀貞就到郵局給家裡拍電報,讓匯錢過去。由於勞累加上著急,拍完電報,林秀貞犯了心臟病,暈倒在郵局裡,住院20多天后方才康復。

  病好了,林秀貞又開始尋找那個業務員,終於有一天將業務員堵住了。那個業務員一口一個大姐叫著,說你看我現在真的太難了,沒有錢給你……說了很多困難后,又說,你看今天是我兒子的生日,我都沒有錢給他過,家裡就剩點豆芽了……林秀貞聽著聽著,覺得真是太可憐了,就掏出50元說,你拿著買袋面,給孩子過個生日吧,然后走了。而那6萬元,她也沒能要回來。

  朱新宇說,其實母親是個很有生意頭腦的人,如不是她心腸太軟,顧及的事情又太多,早“發”了。鄉裡跟林秀貞差不多時期做玻璃鋼生意的人,有四五個已有資產千萬,還有一些人都已離開棗強縣,到大城市發展了。

  林秀貞說,她對財富有自己的理解。她說財富不一定就是有形的資產,“如果能讓不幸的人幸福,他們的笑聲,他們對我的感情,就是我的財富”。
  
 
來源:zzzzzz (責編:石希)

 相關新聞
· 河北日報:知榮明恥的道德楷模——林秀貞 [2006-08-24 10:30:47.861906]
· 【時代先鋒】優秀共產黨員林秀貞:用心播撒愛(一)——一個女兒和她的六位“父母” [2006-08-29 07:48:20.827315]
· 林秀貞:崇高的道德境界 寶貴的精神財富 [2006-08-24 10:43:18.696773]
· 小事情 大人格--評說林秀貞 [2006-08-28 09:33:47.86744]
· 新京報:60歲農婦贍養孤寡老人“68年” [2006-08-29 08:32:20.750193]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