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 資料中心 >> 歷次黨代會 >> 第十四次(1992年10月12日至19日 北京) >> 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返回首頁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章程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1992年10月18日通過)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總綱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馬克思列寧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普遍規律,分析了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無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出社會主義社會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社會、最后必然發展為共產主義社會。《共產黨宣言》發表一百多年來的歷史証明,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是正確的,社會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社會主義在發展過程中會有曲折和反復,但是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社會主義必將通過各國人民自願選擇的、適合本國特點的道路,逐步取得勝利。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証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斗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后,順利地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全黨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實行改革開放,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相結合,逐步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開創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是引導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指針。

  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在經濟文化落后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我國的國情出發,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由於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斗爭還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但已經不是主要矛盾。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並且為此而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方面和環節。必須堅持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所有制結構,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分配方式為補充的分配制度,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消滅貧窮,達到共同富裕,在生產發展和社會財富增長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各項工作都要把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總的出發點和檢驗標准。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實現本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比一九八○翻兩番,下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中,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他各項工作都服從和服務於這個中心。要抓緊時機,加快發展,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做到效益好、質量高、速度快,努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的立國之本。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改革開放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要從根本上改革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此相適應,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和其他領域的改革。開放包括對外對內的全面開放。要發展對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更多更好地利用外來資金、資源和技術,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西方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改革開放應當大膽探索,勇於開拓,在實踐中開創新路。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應當大力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應當用黨的基本路線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黨員和人民群眾,增強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強精神,對黨員還要進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教育,抵御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掃除各種社會丑惡現象,努力使我國人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民。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積極支持人民當家作主,切實保障人民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的權利。廣開言路,建立健全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的制度和程序。加強國家立法和法律實施工作,使國家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軌道。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持社會長期穩定。堅決打擊各種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犯罪活動和犯罪分子。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這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

  中國共產黨堅持對人民解放軍和其他人民武裝力量的領導,加強人民解放軍的建設,充分發揮人民解放軍在鞏固國防、保衛祖國和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維護和發展國內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系,堅持實行和不斷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積極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干部,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文化,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和全面進步。

  中國共產黨同全國各民族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團結在一起,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各民族的愛國力量團結在一起,進一步發展和壯大由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組成的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不斷加強全國人民包括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團結。按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針,完成祖國統一的大業。

  中國共產黨主張積極發展對外關系,努力為我國的改革開放的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在國際事物中,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我國同世界各國的關系。不斷發展我國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按照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的原則,發展我黨同各國共產黨和其他政黨的關系。(⑴⑵)

  中國共產黨要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必須緊密圍繞黨的基本路線加強黨的建設,堅持從嚴治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提高黨的戰斗力,把黨建設成為領導全國人民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的堅強核心。黨的建設必須堅決實現以下四項基本要求:

  第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全黨要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思想,統一行動,並且毫不動搖地長期堅持下去。必須把改革開放同四項基本原則統一起來,全面落實黨的基本路線,反對一切“左”的和右的錯誤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選拔使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政績突出、群眾信任的干部,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從組織上保証黨的基本路線的貫徹落實。

  第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全黨必須依據這條思想路線,積極探索,大膽試驗,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第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於群眾之上。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黨風問題、黨同人民群眾聯系問題是關系黨生死存亡的問題,黨堅持不懈地反對腐敗,加強黨風建設和廉政建設。

  第四,堅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它既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也是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中的運用。必須充分發揚黨內民主,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必須實行正確的集中,保証全黨行動的一致,保証黨的決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貫徹執行。加強組織性紀律性,在黨的紀律面前人人平等。黨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確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原則問題上進行思想斗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黨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黨必須集中精力領導經濟建設,組織、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協力,圍繞經濟建設開展工作。黨必須實行民主的科學的決策,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做好黨的組織工作和宣傳教育工作,發揮全體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黨必須保証國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機關,經濟、文化組織和人民團體積極主動地、獨立負責地、協調一致地工作。黨必須加強對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等群眾組織的領導,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黨必須適應形勢的發展和情況的變化,不斷改進領導方式和方法,提高領導水平。共產黨員必須同黨外群眾親密合作,共同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來源:人民日報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7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