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圖:共產黨人自身的明鏡——許光達大將 (2) |
|
|
|
 |
 | 1938年,許光達(前排左三)從蘇聯回國后不久,其夫人鄒靖華亦從內地來到延安。 |
 | 這是2006年底,在軍委、總參首長的直接過問下,從莫斯科國家社會政治歷史檔案館取回的許光達在1932年6月到達蘇聯后拍下的証件照﹔也是現存的許光達最早的一張照片。 |
 | 許光達1926年冬進入軍校,后轉到武漢分校學習。 |
1937年11月在王稼祥等人安排下離蘇返國。1938年初到達延安,先后任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訓練部長、教育長、第3分校校長,發表《抗大在國防教育上的貢獻》、《戰術發展的基本因素》、《論新戰術》等文章,為培養抗日軍政干部、探索抗日戰爭經驗、開展軍事理論研究作出了貢獻。1941年1月改任中央軍委參謀部部長兼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衛戍司令。1942年春調任八路軍第120師獨立第2旅旅長兼晉綏軍區第2分區司令員,在五寨、神池、保德、偏關一帶領導抗日軍民開展游擊戰爭。他積極貫徹毛澤東提出的“把敵人擠出去”的方針,組織強有力的武裝工作隊,與主力部隊密切配合,深入晉中交城、水文等地區廣泛開展對敵斗爭,肅清漢奸特務,摧毀日偽軍據點,恢復和建立抗日政權,取得反“掃蕩”和反“蠶食”斗爭的勝利,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根據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