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羅榮桓大事年表(1940年──1949年)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1940年 
  1月指揮一一五師和農民自衛團,擠走國民黨頑固派費縣縣長李長勝,解放崮口。 
  2至3月與陳光指揮三打白彥,殲敵800余人。 
  9月一一五師在魯南天寶山區的桃峪召開高級干部會議。在會上,他總結了對敵頑斗爭的“插、爭、擠、打、統、反”六字方針,提出了“建設鐵的模范黨軍”的號召和具體措施。 
  10月一一五師將部隊編成6個教導旅,分布於蘇魯豫皖、魯南、濱海、魯西、湖西、冀魯邊等地,師屬主力部隊和地方武裝發展到近7萬人。 

1941年 
  1月7日就皖南事變的發生,一一五師發出支援新四軍動員令。 
  2月1日羅榮桓等一一五師全體將士致電中共中央,就皖南事變問題表示堅決擁護中共中央主張,克服投降內戰危機。 
  3月軍委批准以陳光、羅榮桓、肖華、陳士榘、梁必業組成一一五師軍政委員會。 
  8月1日一一五師在濱海區臨沭縣蛟龍灣舉行“八一軍政大檢閱”,羅榮桓在會上作了報告。根據中共中央書記處指示,山東分局由朱瑞、羅榮桓、黎玉、陳光組成,朱瑞為書記﹔山東縱隊歸一一五師首長指揮,配合作戰﹔組織新的山東軍政委員會,羅榮桓、黎玉、陳光、肖華、陳士榘、羅舜初、江華7人為委員,羅榮桓為書記。 
  11月侵華日軍第十二軍司令官土橋一次親自指揮日偽軍5萬余人,向山東根據地中心沂蒙山區進攻。 
  11月5日率山東黨政軍機關巧妙而果斷地突出了重圍,隨后率領部隊又回到沂蒙地區廣泛開展游擊戰爭,粉碎了敵人的“掃蕩”。 

1942年 
  1月軍委指示,一一五師統一指揮全山東部隊(包括山東軍區)。 
  3月15日在莒縣以南石板村,主持召開了一一五師連隊政治工作會議,對連隊政治工作的職責、作風和方法等問題作了系統的闡述。 
  4月劉少奇由蘇北到山東,指導山東分局進行了4年工作總結,肯定了山東斗爭的成績,指出了山東黨的領導的主要問題。羅榮桓對改進山東工作,提出了許多重要意見。 
  8月在山東分局黨刊《斗爭生活》和一一五師《戰士月刊》上分別發表《堅持我們的邊沿游擊區》和《准備打破敵人緊縮包圍封鎖我們根據地》。 
  11月指揮教二旅運用“翻邊戰術”乘日偽軍開赴沂蒙山區的機會,在贛榆、東海一帶的海陵地區攻克敵偽據點16處,粉碎了敵人對這一地區的蠶食。 
  11月在《戰士月刊》上發表《克服在游擊戰爭中認識上的一些偏差》。 
  12月到前線,參加指揮第三次甲子山戰役,收復甲子山區。《戰士月刊》發表了他寫的《一九四二年的政治工作總結與一九四三年的政治工作任務》。 

1943年 
  3月12日中央軍委任命羅榮桓為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一一五師政治委員、代師長。 
  3月13日在山東軍政工作會議上作《分散性游擊戰爭與對敵政治攻勢問題》的報告。 
  4月24日向部隊發出保衛夏收與反蠶食戰役的命令。 
  6月蔣介石命李仙洲部入魯接收東北軍於學忠部防地。羅榮桓根據毛澤東“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方針,對於部撤出山東給予便利,同時阻滯了李部入魯。從而大大改善了我軍在山東的態勢。 
  7月23日與黎玉聯名在《大眾日報》上發表《我們能堅持,我們也能勝利》一文,分析了山東形勢,指出抗戰的光明前途。 
  7月24日發布訓令,要求各地加強小部隊建設,更好地開展分散性、群眾性游擊戰爭。 
  8月3日在《大眾日報》發表《紀念我軍建軍十六周年要認識“八一”的歷史教訓》。 
  8月朱瑞去延安,中央任命羅榮桓為山東分局書記。 
  10月9日與黎玉、肖華聯名發布《山東軍區反“掃蕩”緊急動員令》,部署反“掃蕩”。隨后,又具體指揮部隊進行反“掃蕩”斗爭,很快粉碎了敵人的進攻。 

1944年 
  3月利用日軍在太平洋作戰失利,兵力大批外調的形勢,指揮了山東戰場的攻勢作戰。 
  3月在春季攻勢中,山東八路軍一舉殲滅偽軍吳化文部7000余人,控制戰略要地魯山地區。 
  4月發布訓令,要求各部隊著手培育大批戰斗英雄,發揮勇猛、頑強、迅速、靈活的戰術與不怕死的白刃搏斗精神。 
  5月領導了山東戰場的夏季攻勢。 
  6月15日在《斗爭生活》上發表《緊緊掌握對敵斗爭,鞏固成績,反對自滿》。 
  同日在碑廓鎮主持山東軍區軍事會議,在由下而上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他作了《關於軍工會議的總結報告》,總結了對敵斗爭經驗,確定了今后的軍事方針,統一了作戰指導思想,對於山東八路軍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7月1日發表紀念建黨二十三周年文章——《學習毛澤東同志的思想》,科學地、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毛澤東思想。 
  7月7日在《大眾日報》發表《紀念“七·七”》。 
  8月12日與黎玉答復了毛澤東7月28日向各戰略區電問的十個問題(整風、時事教育、整訓部隊、民兵工作,城市工作等等)。后來毛澤東復電說:“你們的路線是正確的。” 
  領導山東部隊發起秋季攻勢,相繼解放利津、沂水、文登、榮城等地。爭取了偽軍王道、莫正民等部起義。 
  9月18日羅榮桓等山東軍區首長發布《加速反攻准備的緊急動員令》,要求立即在全區軍民中進行深入的戰備思想動員,開展政治攻勢,做好戰斗、生產、物資等各項准備工作。 
  12月在整風中,提出在敵后不宜搞“搶救”及“民主運動”,經請示中央同意,制止了一些單位出現的混亂現象。 

1945年 
  1月3日在山東分局、軍區直屬隊干部會上,作《一九四四年的過去和一九四五年的到來》的報告,總結了1944年的斗爭經驗,要求在新的一年全面貫徹黨中央對解放區的各項號召。 
  1月17日在羅榮桓主持下,山東軍區發出《關於一九四五年山東我軍主要作戰方向的指示》,確定以開辟膠濟路東段兩側為主攻方向,以便將膠東、渤海、魯中、濱海各區打成一片。為了貫徹這一戰略意圖,山東八路軍發起春季攻勢。魯南軍區全殲偽和平救國軍第十軍,擊斃偽軍長榮子恆,解放泗水城﹔膠東軍區殲滅偽軍趙保原部1.2萬人﹔3月魯中軍區解放蒙陰縣城。 
  4月主持制定了山東軍區5、6、7三個月作戰計劃,開展夏季攻勢。根據這一計劃,渤海軍區討伐偽軍張景月部,殲敵2700多人﹔魯南討伐偽軍張裡元部,殲敵2000余人﹔魯中討伐偽軍厲文禮部,殲敵6000余人﹔濱海軍區討伐偽軍張步雲部,殲敵4000余人。通過這些行動,山東解放區擴大了2萬余平方公裡,使山東形勢發生了有利的變化。 
  4月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羅榮桓因工作關系未出席,被選為中央委員會委員。 
  7月7日在《大眾日報》上發表《處在總反攻前夜的山東解放區》一文,指出山東解放區已有1700萬人口,28萬八路軍正規軍和游擊隊,50萬民兵與幾百萬人民自衛武裝,這是經過7年苦斗創造出來的,為即將到來的總反攻創造了十分有利的局面。 
  8月1日發表《學習朱總司令〈論解放區戰場〉,貫徹我們的練兵》的文章。 
  8月10日日本政府發出乞降照會。 
  8月11日延安總部發出向敵佔區進攻的命令。同一天,羅榮桓主持召開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高級干部聯席會議,討論部署了反攻的進軍任務。 
  8月13日與黎玉、肖華聯名發布動員令,命令各部隊緊急動員起來,完成對敵人的最后一擊,迫其投降。 
  8月至9月羅榮桓等指揮部隊分5路向山東敵佔城市和交通要道進軍,先后解放了46座縣城、6處港口、35個火車站,殲敵偽軍6萬余人。不久,根據軍委“東北方面主要靠山東出兵”的指示,羅榮桓等組織山東部隊6萬余人,地方干部4000余人,分3批經海、陸兩路北上東北。 
  10月24日率指揮機關去東北,11月到達沈陽。 
  10月31日就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二政治委員。 
  12月就任東北民主聯軍副政治委員。 

1946年 
  3月因病去大連治療,病中致電東北局,提出東北戰爭要作較長時間准備,不要把和平估計過急,應全面發展自己,全力支持長期戰爭。 
  5月回到東北民主聯軍總部。 
  6月11日林彪、彭真、羅榮桓等致電各兵團並報中共中央,要求指戰員勿因敵佔我一些城市而恐慌,要主動放棄一些城市,誘使敵人分散,換取殲敵機會。16日,中央決定組成新的東北局,林彪為書記,彭真、羅榮桓、陳雲為副書記。 
  7月出席東北局在哈爾濱召開的會議。會后因病情嚴重,轉赴莫斯科治療,做了一側腎臟切除手術。 

1947年 
  6月不顧蘇聯醫生要他長期療養的建議,出院回國。 
  7月根據羅榮桓的意見,東北局有組織、有計劃地建設二線兵團,保証主力部隊有充足的后備兵力。他直接領導了這項工作,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組成了164個獨立團,共37萬多人。這一重大措施,對推動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有著深遠的戰略意義。 
  8月26日《東北日報》根據他的指示,刊登了遼東軍區訴苦教育的經驗,發表了《部隊教育的方向》的社論。 
  9月14日與林彪等指揮東北民主聯軍發起秋季攻勢。到11月初殲敵6.9萬余人,克城17座,粉碎了敵人“倚托重點、向外擴張”的戰略方針。 
  12月東北民主聯軍發起冬季攻勢。 

1948年 
  1月東北民主聯軍奉命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 
  2月2日在東北人民解放軍總部召開的政治工作會議上作報告,總結了部隊政治工作經驗。 
  3月在東北人民解放軍后勤工作會議上作報告,要求后勤單位要加強黨的領導,把政治工作貫徹到各個系統中。在東北野戰軍召開的參謀會上作報告,提出了關於今后建軍及正規化問題。 
  3月與林彪指揮東北人民解放軍發動的冬季攻勢結束。這次攻勢共殲敵15.6萬余人,使國民黨佔領區縮小到隻佔東北全境1%。 
  5月根據羅榮桓的意見,東北人民解放軍頒布了入城紀律守則八條,后來中央軍委將這一守則轉發全軍。 
  6月15日到長春前線主持召開了會議,明確了我軍對長春守敵要採取長圍久困、展開政治攻勢與經濟封鎖,使其軍心動搖而后再攻的方針。 
  8月14日東北軍區和野戰軍分開,羅榮桓任東北軍區第一副政治委員兼野戰軍政治委員。 
  9月中央軍委發出了《關於遼沈戰役的作戰方針》,指示“置長、沈兩敵於不顧”,“確立攻佔錦、榆、唐三點並全部控制該線的決心”,以封閉國民黨軍隊於東北境內,然后加以殲滅。遵照軍委指示,他和林彪等指揮東北野戰軍發起規模巨大的遼沈戰役。 
  10月2日因敵人4個師在葫蘆島登陸,林彪一度猶豫,要回師打長春。在羅榮桓的勸說下,很快又堅定了打錦州的決心。錦州戰役開始前,林彪、羅榮桓親臨前線對攻城進行部署。 
  10月14日東北野戰軍對錦州守敵發起總攻,15日攻克錦州。 
  11月8日主持起草向中央的綜合報告,總結了遼沈戰役的情況。 
  11月9日東北全境解放。 
  11月23日遵照中央軍委指示,東北野戰軍開始向關內開進。 
  11月30日與林彪率野戰軍指揮機關離開沈陽向冀東挺進。 
  12月11日毛澤東電示林彪、羅榮桓規定了平津戰役的作戰方針。 
  12月17日奉中央電召到河北西柏坡中央駐地,參加研究今后作戰的方針。 
  12月22日平津前線司令部以司令員林彪、政治委員羅榮桓的名義發出布告,宣布解放北平、天津諸城市的《約法八章》。 

1949年 
  1月10日中央指示由林彪、羅榮桓、聶榮臻組成平津戰役總前委,統一管理軍事、政治、經濟等各項工作。開始同傅作義派出的代表進行談判。 
  1月15日天津解放。16日,與林彪致函傅作義,勸他接受和平改編方案。 
  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2月21日在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部隊師以上軍官會議上講話,指出,改編不只是改旗易幟,換個番號,而是將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服務的軍隊改變為人民軍隊,是立場上的根本改變。 
  3月2日主持中共同傅作義、董其武方面關於和平解放綏遠問題的談判。綏遠於9月19日和平解放。 
  3月為貫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精神,第四野戰軍召開師以上干部會議,他作報告,著重講了反對無政府主義、無紀律現象的問題。 
  4月11日第四野戰軍部隊遵照中央軍委命令出發南下,他因病留天津治療,隨后到達北平。 
  6月7日根據中共中央決定,華中局和華中軍區成立,羅榮桓任華中局第二書記兼軍區第一政治委員。 
  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幕,羅榮桓參加了會議並被選入大會主席團。 
  9月30日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並擔任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與黨和國家領導人一起參加了開國大典。 
  10月19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被選為政務院法律委員會委員。


羅榮桓大事年表

(1902年——1929年)(1930年——1939年)(1940年——1949年)
(1950年——1959年) (1960年——1963年)

   
 
來源:中國青年網 (責編:武立偉)



期刊雜志  
黨的文獻 中共黨史研究
百年潮 世紀風採
紅岩春秋 黨史博覽
黨史文苑 黨史縱覽
湘潮 北京黨史

最新推薦  
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
開國上將紀念館
經典著作:領導人文集
歷屆黨代會黨章修改變遷
革命先輩網上紀念館
共和國腳步——1949年檔案
五四運動九十周年
 
歷次黨代會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紀念館  
黨旗 黨徽
毛澤東紀念館 周恩來紀念館
黨章 入黨誓詞
劉少奇紀念館 朱德紀念館
 

鏡像: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