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科史
2007年07月27日08: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進一步深化了對我軍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優良傳統的理解和認識。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是胡錦濤同志對我軍優良傳統的高度概括,也是對我軍更好地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提出的標准和要求。與會者指出,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是對我軍本質和特征的深刻揭示,是對我軍80年建設發展經驗的科學總結和理論升華,包含了我軍建設的基本原則和根本制度,體現了我軍特有的革命精神,融匯了我軍軍事思想和作戰理論,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傳家法寶。聽黨指揮,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的軍魂,是我軍優良傳統的核心和最重要的歷史經驗。服務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和最高准則。英勇善戰,是人民軍隊克敵制勝的重要優勢,是履行職能使命的素質要求。在新世紀新階段,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我軍必須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有效履行“三個提供、一個發揮”的神聖歷史使命。
進一步總結和概括了人民軍隊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基本經驗。我軍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創造了驚天地、泣鬼神的不朽業績,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的建軍作戰經驗。對我軍歷史經驗的總結,一直是軍戰史研究工作者探討的重點。一些與會者概括了我軍80年的歷史經驗:一是始終不渝地堅持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二是一切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三是統籌全局,對軍隊建設和作戰實行正確的戰略指導﹔四是從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和實際出發,在人民戰爭的基礎上,創造並實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五是以現代化建設為中心﹔六是依法從嚴治軍,提高軍隊的正規化水平﹔七是開展強有力的政治工作,永葆人民軍隊的政治本色﹔八是堅持勤儉建軍方針,依靠人民,不斷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九是堅持“以我為主”的方針,注重研究和吸取外軍建設的經驗。
進一步深入學習和探討了黨的軍事指導理論。這次研討會對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三大軍事指導理論成果,特別是對胡錦濤同志提出的把科學發展觀作為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探討。與會者還從不同側面論述了軍事指導理論的創新對我軍建設發展的重要指導作用。
進一步開闊了對科技強軍戰略研究與思考的視野。實行科技強軍戰略,既是我軍80年波瀾壯闊軍事斗爭實踐的總結,也是我軍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與會者從不同側面論述了科技強軍戰略的地位、作用和途徑。一些與會者指出,科技強軍是人民解放軍80年建軍理念的科學凝煉﹔有取有舍,自主創新,是科技強軍的途徑選擇﹔統籌協調,形成合力,是科技強軍的重要保障﹔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是科技強軍的必然要求﹔人才為本,教育先行,是科技強軍的根本保証。
進一步深刻認識了人民軍隊在政治工作方面的成就與經驗。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是我軍的特有優勢。80年來我軍能夠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成為黨、國家和人民可以信賴的軍隊,重要原因在於有強有力的政治工作作保証。與會者從不同角度總結了我軍建軍80年來政治工作方面的成功經驗。一些與會者指出,我軍政治工作的創新發展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創新發展,是以黨的理論為指導的創新發展,是緊緊圍繞軍隊使命任務的創新發展,是緊跟時代前進步伐的創新發展,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創新發展,是在繼承、借鑒、總結基礎上的創新發展。新世紀新階段,必須堅持在著力解決重大現實問題中創新發展,在充分發揮官兵創造精神中創新發展,在博採眾長、探索規律中創新發展。
進一步研究探討了建軍作戰的一些重大現實問題。研究我軍戰史,目的是為建軍作戰提供歷史借鑒。與會者在總結經驗的同時緊貼現實,對涉及建軍作戰的諸方面問題進行了探討。有的與會者系統回顧了我軍聯勤改革的基本情況,提出聯勤改革必須從國情軍情實際出發﹔必須把三軍聯勤作為改革的基本目標﹔必須與軍隊整體改革協調發展。有的與會者對我軍聯勤體制、信息化條件下戰役后勤理論等前沿問題進行了探索。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