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8日07:29 来源:黑龙江日报
相隔不到两年,日前,记者再次走进农垦齐齐哈尔种畜场场部时,眼前的景致与记忆的反差之大,令人惊叹!
低矮破旧的平房不见了,拔地而起的是一排排漂亮洋气的住宅楼;坑洼狭窄的土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道路、别致的路灯;客运站、医疗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在绿树、草原环绕中,场部更像一个天然大花园,幸福和满足写在职工群众的脸上。
齐齐哈尔种畜场位于齐齐哈尔市近郊,是通往扎龙湿地的必经之路。过去,公路两旁房屋杂乱无序、道路狭窄泥泞、污水垃圾遍地。从2007年3月,划归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后,种畜场掀开了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场长史云鹏介绍:“去年,全场人均收入1.96万元,预计今年将达到2.4万元。”在农场各年度统计报表上记者看到,这个场2007年人均收入仅有3907元,到2010年突破万元,达到1.04万元。农垦齐齐哈尔管局工会主席齐永祥一语中的:“种畜场通过做大优势,让职工群众搭上了致富快车。”
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眼里,种畜场最大的地缘优势就是坐落在齐齐哈尔市郊,最大的资源优势就是草原面积大、生态环境好。他们提出的“富民行动”就是围绕这两大优势展开的,通过构建“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着力推进土地的规模集约经营,发展特色养殖业和果菜种植带动就业,促进职工增收。
此时,正是草木葱茏、水草丰美的季节。种畜场内8万多亩草原上,到处能看到成群的大鹅在水塘边悠闲地踱步。
在今年5月成立的朗瑞健康养殖基地,王薇和胡建伟小两口介绍,农场特别支持健康养殖,建起100多个养殖棚,每个棚农场投入5万元配备风力发电杆、板房和一眼机井。王薇告诉记者,在她家的板房里能看电视、给手机充电,还能用电褥子,从4月到10月,这里就是他们常驻的“家”了。
据了解,种畜场把发展健康养殖项目,推进健康养殖产业化建设,作为职工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依托八一农大的技术支持,由农场组织实施建设健康养殖基地,免费修建通场道路和房舍,进行棚室基础垫土,还抽调10名管理人员。根据专家测算,按60只鸡、30只鹅、10头猪一亩资源的标准,农场免费提供草原等资源,为健康养殖创造条件。
目前,第一批10万只鹅雏已进入养殖点。仅农场养殖点就成立了2个健康养鹅合作社和1个健康养鸡合作社。(下转第二版)
(来源:黑龙江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