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手电筒先照自己,手术刀先对自己,才能树立良好导向,让清新之风长吹不止
现在,越来越多领导干部轻车简从搞调研,陈言务去开短会,心系官兵办实事。很多单位的作风开始改善,可谓“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凡事贵有恒。在欢喜的同时,抓作风决不能放松。现阶段的工作,有些只是向易改的地方动手,向陈规陋习动手还很不够;有些仅在浅水区,离深水区还有很长的路; 有些只是治标,要治本还需付出很大的努力。只有勇于向陈规陋习开刀,敢于向深水区挺进,作风才会有大的改进。
最难改的作风,常存于陈规陋习中。所谓陈规陋习,就是人们常说的“作风积习”,譬如跑钱跑物、排座排序、假话空话、唯上唯书、报喜藏忧等等。陈规陋习的最大害处,是抑制良好作风的兴起和推进。
现实生活中,对种种陈规陋习,少数人不是如芒在背,而是甘之如饴,趋之若鹜。这种是非不分的立场、功利主义的心态,造成陈规陋习大行其道,严重污染一个单位的作风生态。不对其亮剑、向其开刀,作风建设就难以深入下去,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陈规之所以成“规”,陋习之所以成“习”,与个别领导自身不正、管理不严有直接关系。诸葛亮有言,“先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身不正则令不从”。向陈规陋习开刀,领导干部应有“向我开炮”的勇气、“舍我其谁”的胆气。只有手电筒先照自己,手术刀先对自己,才能树立良好导向,让清新之风长吹不止。
很多时候,陈规陋习难以改变,缺少良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官兵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向陈规陋习宣战,也应开门纳策,问计于兵。多听官兵意见,多让官兵监督,多由官兵评判,再顽固的作风积习也会逐渐消散。
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严、抓而不常,等于白抓。根治陈规陋习,牵涉到习惯、制度和利益等,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无论是克服积重难返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是消除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顽疾沉疴,都需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唯此,才能积小成为大成,积小胜为大胜,真正改出成效,取得长效。(作者单位:黑河军分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