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专题报道>>今日理论版
今日理论版:抗震救灾斗争铸就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06月18日09:09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无标题文档

抗震救灾斗争铸就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广大灾区人民全力以赴抗震救灾,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强大动力。   
  
面对灾难奏出的时代最强音   
  汶川大地震破坏力之强、波及范围之广,为新中国之最,令世界震惊。灾难发生,举国奋起。中华民族迸发出气壮山河、撼天动地的伟大力量,一场与死神赛跑、不惜一切代价抢险救人的抗震救灾斗争迅速展开。   
  灾情巨大,人命关天。中南海时刻牵挂着灾区人民的安危冷暖: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一时间明确指示,要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他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在灾情发生后不久就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全盘统筹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不顾安危、不辞辛劳,亲临灾区指挥救灾,使灾区人民在困境中看到希望,极大地稳定了人心,极大地凝聚了力量。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希望。特大地震发生后,受灾最重的四川迅速作出反应。省委、省政府迅速召开会议,启动应急预案,作出紧急部署,成立“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坐镇受灾严重的都江堰市,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各级党委和政府迅速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形成坚强的指挥和救援体系。全省人民按照省委提出的“灾区全力救灾,非灾区大力支援救灾”的要求,迅速行动起来,投入抗震救灾。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不畏艰险,靠前指挥,组织群众,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指挥下,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迅速集结,奔赴灾区;医疗卫生等各类救援人员和志愿者日夜兼程,赶赴灾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灾区开展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救援部队突破禁区强行空降,不顾危险打通道路,舍生忘死废墟救人,创造了救援史上的奇迹;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有效组织抗灾自救,顾不上亲人生死,顾不上自己安危,在灾难面前显示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灾区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顽强抗争,友爱互助、患难与共,表现出临危不乱的精神风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海内外中华同胞心相连,与灾区人民共抗天灾,所捐款项和物资均创共和国历史之最,极大地支持了抗震救灾斗争。
【全文】

朱文鸿

“官”与“百姓”两面看

  河南省内乡县的古县衙,是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县衙之一。县衙本身并不十分引人注目,但衙内的一副楹联却闻名遐迩,被广为称颂。其联为:“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说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联之所以久传不衰,大概就在于它用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与“百姓”的关系,足以令为政者思考和铭记。楹联启示人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官”与“百姓”的关系。   
  一方面,“官”来自“百姓”,“官”也是“百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也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作为群众的一员,作为人民的勤务员,领导干部自然应当正确看待“官位”、正确行使权力,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服务群众,努力干出成绩、造福于民。
【全文】

思想纵横

重视提高农民工的文明素质

李泽泉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务工经商,逐渐成为现代产业工人和城市居民。他们的文明素质如何,直接关系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应把提高农民工的文明素质摆到重要位置。   
  
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以良好环境影响人。目前,大部分农民工居住在工地简易房屋或城郊结合部的廉价出租房里,基本生活设施简陋,环境卫生状况差,精神文化生活单调,管理薄弱。用工单位应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民工集体宿舍的建设和管理,尽量为农民工提供各种文化用品,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政府应坚持统筹考虑,加强农民工集中居住区的市政设施和医疗保健、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通过健全制度,加强日常保洁、交通、市场秩序以及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管理,为农民工营造干净、有序、健康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同时,鼓励和支持农民工数量较多的大型企业建造集居住、文体活动、教育培训和卫生服务于一体的农民工公寓。一些条件允许的地方,应探索将农民工住房问题纳入当地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范围统筹解决,以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环境的优化推动农民工文明素质的提高。   
  
让农民工共享文化资源,以优秀文化熏陶人。文化资源是影响人们思想、陶冶人们情操的重要载体。目前,农民工还没有充分享受城市的文化资源。【全文】

点击进入图形版

调查与思考

新时期更要坚持艰苦奋斗
——山西省右玉县坚持绿化58年的启示
 
高建国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在新形势下,如何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山西省右玉县的党员干部以持之以恒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   
  右玉县位于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全县年平均气温2—4摄氏度,年降水量443毫米,一年中6级以上大风天气平均为28.8天。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仅有残次林地0.8万亩,森林覆盖率不足0.3%。面对这样的自然条件,右玉县的第一任县委书记和广大党员干部经过深入调研后认定:只有大面积植树造林,才能彻底改变右玉县恶劣的生态环境,使群众逐步过上富裕生活。从那时起至今58年间,右玉县的18任县委书记、17任县长始终坚守着绿化右玉、战胜贫困的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带领全县干部群众绿化荒漠、改造自然,在不毛之地上营造了150多万亩人工林。 【全文】

理论信息

拓展和深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述要

王凤才

  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近日在复旦大学举行。与会者围绕“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这一主题,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学术界开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就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与会者认为,应加强对新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学习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应从整体上全面地、系统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关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的最新态势。与会者强调,开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其理论观点的一般介绍上,而应该在进行介绍的同时进行正确的评析,以把握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的最新态势。 【全文】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责编:陈叶军(实习))

 相关专题
· 今日理论版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