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专题报道>>今日理论版
今日理论版:生态脆弱地区尤须建设生态文明
2008年02月18日08:55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无标题文档

学习十七大精神 贯彻十七大精神

庄聪生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和一项政治权利,总是历史的、具体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不仅充分表明了我们党进一步坚持和实现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坚定信心,而且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健全民主制度,使人民民主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切行动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才能形成自觉的意识、采取有效的行动,成为掌握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只有坚持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人民群众才能通过法定途径切实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保护自身民主权利不受侵犯。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
【全文】

 生态脆弱地区尤须建设生态文明
 
――陕西省吴起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调查
 
赵学敏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西部地区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陕西省吴起县从1998年起,以退耕还林(草)为契机,抓住生态环境建设这个关键,持之以恒地坚持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建立和完善以林草为主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生活方式。现在的吴起,山川绿了,农民富了,生态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基本形成。

  巨大变化

  吴起原来是陕北典型的农牧业县。农业沿袭祖祖辈辈“倒山种地、广种薄收”的老习惯,“春种一面坡,秋收一瓢粮”;牧业则是传统的牧羊方式――散放,漫山遍野的山羊严重破坏了林草植被。“人口”缺粮到处垦荒,“灶口”缺柴到处乱伐树木,“牲口”缺草到处滥牧,这“三口”使吴起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越放越荒、越荒越放”的怪圈。截止到1997年底,全县还有6个乡(镇)、57个村、1.6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同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97.4%,年均侵蚀土壤厚度1.2厘米;冬春西北风一刮就风沙弥漫,夏秋则“下一场大雨褪一层皮,发一回山水满沟泥”。痛定思痛。从1998年起,吴起县开始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经过近10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吴起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喜人局面。

  生态状况明显改善。10年来,吴起县累计完成造林种草面积236.79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草)175.27万亩,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2006年的62.9%,昔日的荒山秃峁披上了绿装;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土壤年侵蚀规模由当年的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目前的0.54万吨,基本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小气候环境趋向好转,年均降雨量由10年前的478.3毫米增加到现在的582毫米,年无霜日由10年前的年均151天增加到现在的年均161天,五级以上的大风次数、扬沙天数分别由10年前的年均19次、31.6次下降为现在的5次、6.5次,干旱、冰雹、霜冻等灾害减少了70%左右;生物多样性日趋丰富,多年不见的狐狸、黄鼠狼、野狼、猫头鹰、野鸡等飞禽走兽重新出现。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广大农民从广种薄收、漫山放牧的落后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大力发展种养加一体化的生态高效农牧业,富余劳动力则经商务工,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走出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怪圈。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原来烧驴粪蛋蛋的“灶口”改烧沼气、天然气,破旧的窑洞被整齐漂亮的砖瓦房取代。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98元,其中35%来自第三产业和劳务输出收入,是1997年的2.59倍;县域综合经济实力进入“西部百强县”和“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佳县”行列。

  更为可喜的是,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焕然一新:生态意识明显增强,退耕还林(草)、保护生态成为自觉行动;“放羊―娶媳妇―生娃―放羊”的旧观念成为历史,学技能、闯市场蔚然成风。【全文】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

常培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论述,对改革开放的巨大历史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科学定位。改革开放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条件下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生机活力的强大动力,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并赋予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重要条件。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基本经验的深刻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这一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快速发展起来。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改革开放促使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如何在新时期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我们党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刻认识到,必须在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全文】
点击进入图形版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冯 刚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应紧密联系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切实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观念。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够提高主体意识,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达到自我发展。因此,在大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和健康人格的教育模式。一是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需求、个性特征和成长背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指导,调动他们通过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广大学生把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结合起来,真正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和谐发展意识,引导广大学生以理性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坚持当前与长远、现实与理想相统一,防止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和只求实利、忽视理想的倾向。

  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大学教师的道德情操、处世方式、行为准则、治学态度等,对大学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道德素养与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直接相关,教师人格本身就是一门隐性课程。民族精神、人文特质、科学理性、开放胸襟、务实作风应当成为大学教师必备的品德,这样才能保证教师以优良的品质塑造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以优秀的业务影响学生。高校应通过加强师德教育、严格考核管理、健全制度规范等多种措施,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广大教师应按照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要求,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有效工作赢得广大学生和全社会的尊重。【全文】

理论信息

 


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

――“2008:改革的起点与趋势”形势分析会述要

  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主办的“2008:改革的起点与趋势”形势分析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宏观调控体制创新、财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经济总量、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全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创新。

  与会者强调,党的十七大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现在的关键是抓好落实。在实践中,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今天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文】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责编:权娟)

 相关专题
· 今日理论版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