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今天发表的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组织撰写的这组文章,侧重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等问题。
——编者
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张 雄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论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新时期伴随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围绕新的历史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文】
|
精髓·主线·主题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 刘建军
|
党的十七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我们党在新时期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概括为一个统一整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其精髓是解放思想,主线是改革开放,主题是发展。
解放思想是精髓。解放思想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也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一以贯之的精髓。把握了解放思想这个精髓,就把握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联系,把握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全文】
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 桑玉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南、立足中国国情进行的伟大历史性创造。这个创造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概括地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基本方面。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