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聞 李烽 成自忠
2017年06月01日10:4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5月4日,陽光明媚,萬源市石塘鎮大田村委辦公室。村民王大爺剛交上妻子辦七十大壽的申請單,就被村主任李秀忠笑著擋回去了:“王大哥,村規民約定的滿七十歲才准辦壽宴,嫂子今年六十九歲,明年才夠格喲。”
王大爺頓時紅了臉,一言不發收回了申請。如今的萬源農村,大到農家樂誠信經營,小到村民婚喪嫁娶,都要遵守本村組“約法三章”制定的村民公約,鄉風民俗為之一新。
直面現實,完善“軟法”體系
曾幾何時,地處川東北秦巴山區腹心地帶的萬源農村盛行辦婚宴、壽宴、學酒、滿月酒、百日酒、喬遷酒……各種名目繁多的“人情禮”,讓當地百姓不堪重負。“前些年一家農戶每年人情禮開支不下兩萬元,辛辛苦苦掙的錢就在相互請客吃酒中花掉了。”李秀忠想起以前的人情客往直搖頭。
有的村庄環境優美,個別村民為了一己私利偷挖河沙,破壞了整體環境﹔有的村鄉村旅游勢頭好,個別農家樂卻趁機宰客,敗壞了全村名聲,弄得老實經營的村民也受連累……
“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問題,既上升不到法律解決的層面,又不便用行政手段解決,但如果處理不好,就容易產生各種矛盾糾紛,進而敗壞社會風氣。”2015年初,萬源市針對傳統治理手段滯后於現實的實情,努力探索創新實現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管理的新型治理模式。
全市將“村風村規村事規范行動”納入依法治市的“十大行動”,在全市52個鄉鎮、371個行政村、43個社區探索完善村規民約等“軟法”體系,創新基層依法治理。通過兩年來的實踐,萬源農村形成了“兩委提、群眾議、專業審、人人定、戶戶守、定期評”的六步工作法,探索出一種介於德與法之間、創新於傳統基層治理之上的新型農村治理模式——“約法三章”規約自治新模式。
因地制宜,村規民約接地氣
萬源不少農村以前也有過類似的規定,但往往雷聲大雨點小,熱鬧一陣子后歸於沉寂,為何這次效果顯著呢?
“村‘兩委’注重聽取村民意見,群眾有發言權。” “村民代表監督逗硬,哪個違規就要遭‘理抹’。” “村規民約接地氣,各個村組的重點都不同。”初夏時節,我們在白沙、石塘等鄉鎮走訪時,感受到大家對村規民約的高度認同。
村規民約如何制定?基層組織扮演了什麼角色?
首先是“兩委提”。即堅持黨委政府主導、基層干部主推,由村(社區)支部、村(居)民委員會或村(居)民小組干部會同村(居)民代表提出推行“約法三章”的內容初稿。“群眾訴求五花八門,村‘兩委’就要集中主要意見,否則內容瑣碎繁多,村民連記都記不住,執行豈不成了一紙空文。”石塘鎮大田村支書劉國虹直言。
“專業審也相當重要。就是由鄉鎮政府組織法律顧問或邀請民政、司法等部門專業人員對形成的‘約法三章’送審稿進行認真審查,然后重新征求意見。”白沙鎮干部劉高軍認為,過去有的村民公約之所以執行不下去,就在於沒有進行法律審核,有的內容甚至與國家法律有沖突。
其次是群眾議。就是將征求意見稿通過入戶分發、短信送達、電子社區轉發等形式交由涉及的所有對象討論,征求群眾意見進行修改完善。
最后人人定。將專業審查通過的初稿,召開村(居)民大會、村(居)民小組會或小區業主會、樓院會等進行集體討論並投票表決,通過的報鄉鎮政府備案。
既然是群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老百姓在實施村規民約中的話語權有多大呢?
“大得很,整個實施過程,都是我們說了算。”所到之處,遇見的村民都表示對村規民約的制定實施過程一清二楚。
筆者了解到,因地施策制定村規民約,也是萬源的一大亮點。白沙鎮青龍嘴村黃家河壩組地理位置好,鄉村旅游是村民們的支柱產業,該組就重點圍繞“誠信經營促進鄉村旅游”制定規約。“兩年多來,村裡的25家農家樂沒發生一起宰客行為,收入高的經營戶每年純利潤超過30萬元,大家都嘗到了誠信經營的甜頭。”村支書周天東介紹。
效果顯著,自己定的規矩個個遵守
村規民約實施近兩年來,萬源人對自己定的規矩執行得咋樣呢?
官渡鎮青岩壩村廖家嶺組長期苦於個別村民亂挖河沙,致使河道被嚴重破壞,村容村貌也受到影響。在制定規約時,村民們對這種侵犯公共利益的行徑深惡痛絕,堅決將嚴禁亂挖河沙寫入條文,相約一旦發現就集體舉報。“近兩年僅發生一起偷挖河沙行為,挖掘機剛剛啟動,執法人員就得到舉報趕到現場,過去行政部門屢禁不止的現象被村規民約解決了。”
在以養殖特色家禽聞名的青龍嘴村柳家坡和樟樹坪兩個組,養殖大戶們共約誠信養殖銷售,不准欺騙買主。當地養殖的跑山雞經常供不應求,有人出餿點子鼓動他們從外邊買肉雞來賣,村民們寧可斷貨也不以次充好,“靠一時坑蒙欺騙獲取不義之財,那是殺雞取卵的短命行為。”
在萬源農村,如今除了娶媳婦嫁女外,隻有老人七十、八十等逢十大壽或者病故才允許擺宴請客,農民的人情負擔大為減輕。大田村監督委員會主任彭自福深有體會,現在誰想偷偷辦酒宴,剛開始購買食材就有舉報電話打到村上,抵制大操大辦已成為群眾自覺。
許多基層干部也認為,農民其實很講理,隻要是充分征求他們意見並得到認同的事,哪怕在實施過程中自己吃點虧都認賬,輕易不會出爾反爾。
在村民們看來,村規民約是大家認可的,那就必須無條件遵守。“既然當初定規矩大家都舉手通過了,現在不老老實實遵守,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對極個別不守規矩者有懲誡辦法嗎?“當然有啊,村民代表要對村規民約的實施效果進行定期評議,並評選出‘約法三章文明戶’公示表揚。”周天東說,文明之星挂得少的家庭,農家樂生意都要差一些,甚至娶媳婦嫁女都會被人家看低一頭。
“開展‘村風村規村事規范行動’,借助道德約束這隻‘無形的手’,既避免了行政權力越位,又將黨和政府倡導的好風氣通過村規民約順利實施,從而有利於法治精神在基層農村落地生根。”萬源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袁陝川坦言。
據統計,過去兩年來,全市成功治理基層突出問題8884件,其中,村民通過“約法三章”規約自治解決4030件。2016年,萬源市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和省級“村民自治模范市”。 (作者單位:李 烽 成自忠 萬源市委組織部 )
(《四川黨的建設》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 |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