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路上

學習路上

習近平談精神文明建設:站在時代前沿,引領風氣之先

2018年11月30日13: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學習路上”大型網絡數據庫  點擊進入

【學習路上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思想保証、精神力量、道德滋養。習近平同志圍繞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對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為幫助廣大干部群眾學習、理解、掌握習近平同志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了《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本書內容,摘自習近平同志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二〇一七年七月二十六日期間的講話、報告、演講、指示、批示、賀信等七十多篇重要文獻,分八個專題,共計三百六十一段論述。其中許多論述是第一次公開發表。該書第一篇重點闡述“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部分精彩論述如下:

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創新始終是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3月17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235頁

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先人們早就向往人們的物質生活充實無憂、道德境界充分升華的大同世界。中華文明歷來把人的精神生活納入人生和社會理想之中。所以,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隨著中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中華文明也必將順應時代發展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2014年3月27日),《人民日報》2014年3月28日

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

——《在紀念孔子誕辰二千五百六十五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2014年9月24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9頁

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不是靠窮兵黷武,不是靠對外擴張,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們的先人早就認識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的道理。闡釋中華民族稟賦、中華民族特點、中華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19-120頁

歷史和現實都証明,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中華文化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時俱進,使中華民族保持了堅定的民族自信和強大的修復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21頁

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如果“以洋為尊”、“以洋為美”、“唯洋是從”,把作品在國外獲獎作為最高追求,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東施效顰,熱衷於“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歷史化”、“去中國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絕對是沒有前途的!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35-136頁

辯証唯物主義雖然強調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但並不否認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而是認為這種反作用有時是十分巨大的。我們黨始終把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第一位,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強調“革命理想高於天”,就是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的辯証法。廣大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堅定、干事創業精氣神足,人民群眾精神振奮、發憤圖強,就可以創造出很多人間奇跡。如果黨員、干部理想動搖、宗旨淡化,人民群眾精神萎靡、貪圖安逸,那往往可以干成的事情也干不成。所以,我們必須毫不放鬆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設、意識形態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富有時代氣息的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5年1月23日)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富。我們要繼續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前進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証、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

——在會見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時的講話(2015年2月28日),《人民日報》2015年3月1日

隻有站在時代前沿,引領風氣之先,精神文明建設才能發揮更大威力。當前,社會上思想活躍、觀念碰撞,互聯網等新技術新媒介日新月異,我們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創新內容和載體,改進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設始終充滿生機活力。

——在會見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時的講話(2015年2月28日),《人民日報》2015年3月1日

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12頁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我們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13頁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

——《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10月21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9頁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

——《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6頁

在每一個歷史時期,中華民族都留下了無數不朽作品。從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共同鑄就了燦爛的中國文藝歷史星河。中華民族文藝創造力是如此強大、創造的成就是如此輝煌,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氣度,我們應該為此感到無比自豪,也應該為此感到無比自信。

——《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7頁

堅定文化自信,離不開對中華民族歷史的認知和運用。歷史是一面鏡子,從歷史中,我們能夠更好看清世界、參透生活、認識自己﹔歷史也是一位智者,同歷史對話,我們能夠更好認識過去、把握當下、面向未來。

——《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9頁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