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路上>>論述摘編

學習路上

習近平談擺脫貧困: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

2018年10月09日08:2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學習路上”大型網絡數據庫  點擊進入

【學習路上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作出一系列新決策新部署,推動中國減貧事業取得巨大成就,對世界減貧進程作出了重大貢獻。為幫助國內外讀者學習研究習近平關於扶貧的重要論述和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會同國務院扶貧辦編輯了《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

本書內容,摘自習近平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二〇一八年六月期間的講話、報告、演講、指示、批示等六十多篇重要文獻,分八個專題,共計二百四十二段論述。其中許多論述是第一次公開發表。該書第七篇重點闡述“堅持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部分精彩論述如下:

要堅定信心。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貧困地區盡管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后、發展水平較低,但也有各自的有利條件和優勢。隻要立足有利條件和優勢,用好國家扶貧開發資金,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扶貧開發,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樹立脫貧致富、加快發展的堅定信心,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堅持苦干實干,就一定能改變面貌。

——《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29日、30日),《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17頁

貧困地區發展要靠內生動力,如果憑空救濟出一個新村,簡單改變村容村貌,內在活力不行,勞動力不能回流,沒有經濟上的持續來源,這個地方下一步發展還是有問題。一個地方必須有產業,有勞動力,內外結合才能發展。最后還是要能養活自己啊!

——《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29日、30日),《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17-18頁

治貧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別是要注重山區貧困地區下一代的成長。下一代要過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這樣將來他們的發展就完全不同。義務教育一定要搞好,讓孩子們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古人有“家貧子讀書”的傳統。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

——《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29日、30日),《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24頁

要幫助貧困地區群眾提高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就業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打開孩子們通過學習成長、青壯年通過多渠道就業改變命運的扎實通道,堅決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

——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廣西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015年3月8日),《人民日報》2015年3月9日

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黨和國家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貧困地區教育事業加快發展、教師隊伍素質能力不斷提高,讓貧困地區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給“國培計劃(二〇一四)”北師大貴州研修班參訓教師的回信》(2015年9月9日),《人民日報》2015年9月10日

激發內生動力,調動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積極性。“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貧窮不是不可改變的宿命。人窮志不能短,扶貧必先扶志。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要做好對貧困地區干部群眾的宣傳、教育、培訓、組織工作,讓他們的心熱起來、行動起來,引導他們樹立“寧願苦干、不願苦熬”的觀念,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后面貌。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49頁

幸福不會從天降。好日子是干出來的。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要尊重扶貧對象主體地位,各類扶貧項目和扶貧活動都要緊緊圍繞貧困群眾需求來進行,支持貧困群眾探索創新扶貧方式方法。上級部門要深入貧困群眾,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不要坐在辦公室裡拍腦袋、瞎指揮。貧困群眾需要的項目往往沒有扶持政策,而明眼人都知道不行的項目卻被當作任務必須完成。這種狀況必須改變。要重視發揮廣大基層干部群眾的首創精神,支持他們積極探索,為他們創造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環境和條件。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50頁

扶貧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要堅持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理念指導扶貧開發,豐富貧困地區文化活動,加強貧困地區社會建設,提升貧困群眾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綜合素質,振奮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精神風貌。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50頁

我講過,擺脫貧困首要並不是擺脫物質的貧困,而是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貧窮並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頭腦空空,怕的是知識匱乏、精神委頓。脫貧致富不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腦袋。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要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向教育、文化、衛生、科技等領域合作拓展,貫徹“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要求。要繼續發揮互派干部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把東部地區理念、人才、技術、經驗等要素傳播到西部地區,促進觀念互通、思路互動、技術互學、作風互鑒。西部地區要徹底拔掉窮根,必須把教育作為管長遠的事業抓好。東部地區要在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通過聯合辦學、設立分校、擴大招生、培訓教師等多種方式給予西部地區更多幫助。還要注意解決好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東部地區可以通過援建醫院、培訓醫生、遠程診療、健康快車等幫助西部地區。

——《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7月20日)

脫貧攻堅是干出來的,首先靠的是貧困地區廣大干部群眾齊心干。用好外力、激發內力是必須把握好的一對重要關系。對貧困地區來說,外力幫扶非常重要,但如果自身不努力、不作為,即使外力幫扶再大,也難以有效發揮作用。隻有用好外力、激發內力,才能形成合力。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隻要貧困地區干部群眾激發走出貧困的志向和內生動力,以更加振奮的精神狀態、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我們就能凝聚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力量。

——《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7月20日)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要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加強對基礎教育的支持力度,辦好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要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特別是要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貧困地區辦學經費,健全家庭困難學生資助體系。要推進教育精准脫貧,重點幫助貧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讓每一個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

——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考察時的講話(2016年9月9日),《人民日報》2016年9月10日

堅持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脫貧攻堅,群眾動力是基礎。必須堅持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正確處理外部幫扶和貧困群眾自身努力關系,培育貧困群眾依靠自力更生實現脫貧致富意識,培養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技能,組織、引導、支持貧困群眾用自己辛勤勞動實現脫貧致富,用人民群眾的內生動力支撐脫貧攻堅。

——《在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2018年2月12日)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