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诚信立 “老赖”治

雪  峰

2016年12月23日08:3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朋友闲聊,说起自家一桩久未执行的案子,眉头拧成了疙瘩。

  事情很简单,3年前,朋友的叔叔在高速公路驾车时被后车追尾,导致连环相撞。交警认定,后车司机闫某承担全部责任。事发地法院判决被告闫某支付赔偿金8万余元。判决生效后,闫某“玩失踪”,至今下落不明。法院将小轿车查封、评估、拍卖,第二次竞拍价2.3万元,仍然流拍。执行人员多方努力,找不到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因人手紧张,又无线索,法院只能先将闫某录入失信人名单库。

  “这种‘软磨式’逃避执行,占拒执案件的大多数。”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法院执行局干了17年,曲俊刚对不同“老赖”的脾性了如指掌。

  据曲俊刚分析,“老赖”大致有三种。一种是“软磨的”,人逃走、钱转走。另一种是“硬抗的”,张牙舞爪,煽风点火,围攻法官、法院。有一年,他到山西执行案件,查到被执行人有1.5亿元存款。可当他要去银行划拨时,被几名壮汉堵在酒店大门,1个小时后才得以离开。等他赶到银行,钱款已被转走。第三种则是想积极履行但确实没钱,实为“执行不能”。

  “老赖”之所以拒执,有的因为法律意识淡薄,没拿判决书当回事。有的“老赖”懂法,不是积极履行,而是“钻法律空子”。个别“老赖”在借钱之初就想赖账,成立一家皮包公司,以公司的名义借钱,待还款期限到了,注销公司,欠债不还。有的假托向亲朋借钱,通过虚假诉讼,申请对自家财产保全,使真正享有债权的第三方无法获得赔偿。

  一些机构、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助长了“老赖”邪风。数年前,安阳中院执行局庭长原保权经历了一次银行不配合执行的事件。当时,他拿着法律手续,到银行执行裁定。被执行人账户上明明有280万元,银行办事员却推托领导不在,不签字不能划款。第二次,原保权带着摄像机到银行执行,全程录像。银行领导迫于压力,方才出面配合。

  “在农村,让人配合执行更难。如果我穿着制服,到农村送达执行裁定,问被执行人住哪儿,村民不愿说。没办法,我们换成便衣,拎一个空牛奶箱,假装走亲戚,才有人指路。后来,空牛奶箱成了车载必备。”一位执行干警告诉笔者。

  诚信守法吃亏,无视法律、不诚信的“老赖”得便宜,严重损害了公平正义。对拒执“老赖”,应以“打”字当先,严加惩处,维护司法权威。“‘老赖’不是不怕法律制裁。他们也会托人问,‘不还钱,能拿我咋样?’这是在试探法官的底线。法官真要硬起来,‘老赖’没有不怕的。”原保权说,虽然法律规定了拒执罪,但过去很少使用,没立好“拒执是犯罪”的规矩。不少“老赖”认为,不过拘留几天,罚点钱,与巨额赔偿相比,还是划算。“如果打击拒执像打击醉驾一样,失信成本提高,‘老赖’会越来越少。”

  近年来,法院不断加大对不守信用、不讲诚信行为的打击力度,但全国法院执行案件逐年增多,2015年达到了460多万件,案多人少矛盾比较突出,其中有大量案件存在规避执行现象,且手段不断翻新,打击难度越来越大。仅仅依靠法院一家单打独斗,继续沿用拘留、罚款等传统打击手段,已经很难满足实际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联合起来,加大信用惩戒力度,建立联合信用惩戒机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治“老赖”,培养诚信意识是根本。征信网织得越大、越密、越牢,“老赖”越是无处可藏。政府带头,人人诚信,“老赖”或将成为一个历史概念。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23日 16 版)

(责编:黄瑾、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