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迪
2016年12月21日14:1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今年开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各行业的热词,引发了网友热议。在2016年12月14日,该词凭借巨大的行业影响入选2016年十大流行语。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加完美的精神理念,这种理念实质是追求一种“匠心营造”。在旧社会,各行各业均以“匠人”之名冠之,比如老师称为教书匠,理发师称为剃头匠,牙医也被称为镶牙匠……在社会职业及所形成的社会群体中,工匠,成了一种代名词。在如今,形容大师被称为“巨匠”,单单一个“匠”字,就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于“工匠精神”的追求。
或许是因为时代的浮躁,或许是因为被糟粕的荼毒,或许是因为对高品质的追求,人们对“工匠精神”表达了无比的怀念。这个时代不缺“粗制滥造”更不缺“滥竽充数”,所以应运而生了所谓的“私人订制”,订制的不仅仅是质量,更是品味。现代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基本在高端奢侈品行业,仅供少部分人享有。举个简单的例子,位列福布斯排行榜第三的全球服装业大亨阿曼西奥·奥特加,他绝不会穿自己旗下公司流水化生产出的衣服,他所享受的是私人设计师为他精心设计、量身定制的服装。不仅仅关乎服装本身,更包含对“工匠品味”的执着。
在现在的新闻消息中,时常出现对于一款纯手工制造的某某物品进行报道和热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对“价值追求”的表答,更是对“耐心”、“细致”、“专业”的宣扬,是对“工匠精神”的推崇。
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在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困扰。暂且不说中国创造,就如何提高中国制造的品质,便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李克强总理提倡“工匠精神”,为破解“制造不走心”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前文说到,在现在的社会,人人都是工匠。宣扬“工匠精神”,就是宣扬一种敬业奉献、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品质。从这个角度而言,提倡“工匠精神”亦是提升国民素质。
最近正好在读日本秋山利辉的一部著作《匠人精神》,在书中,他通过对学徒的授业指导,阐述了一位顶级木匠应该具备的能力技术、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等等。认为“富有激情、负有责任”是一名匠人最基本的态度,而恰恰是这种态度决定了“注重品质、注重细节”的匠人情怀。在李克强总理的报告中,“精益求精”展示了对“工匠精神”的高度概括,体现了对各行各业的信心和希冀。
“工匠精神”是把一种基于人的品质融入到生活。希望这种精神,能够随着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进入到每一个行业、扩散到每一处角落、影响到每一个人,让“匠心营造”萦绕我们的生活。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