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纪检监察报:规矩面前岂能通融

桑林峰

2016年12月19日09:5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原标题:规矩面前岂能通融

  好人让人铭记,英雄让人敬仰。

  “活着不争利,死后不占地。”近段时间,时代先锋、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的先进事迹引发人们热议。他是领导干部的榜样,是离退休干部的楷模,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沈因洛最可敬的,就是规矩面前一寸不让,从来没有通融二字。视为掌上明珠的外孙女,一次都没用过他的公车;武钢有大量招工提干机会,他作为公司领导,夫人女儿从未得到过任何照顾。面对组织的安排,他从没有“不服从”,调令一来马上就走;面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他奉行“三子观”,一生不帮秘书谋位子,不给司机留面子,不为家人开口子;面对利益诱惑,他清廉如水,不为所动。在他身上,遵规守矩不是负担、不是约束,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行为准则。

  在共产党员的人生字典里,面对纪律、规矩、制度,都不应该有通融二字。纪律规矩是底线,不通融就不会突破。一名党员干部,一旦有了通融的思想、通融的行为,底线就很难守住,这样那样的跑风漏气、脱轨越界、脱纲离谱就会发生,乃至由违纪到违法,滑向贪腐的深渊。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纪律失守、规矩失效、道德失范,很多都是因为心中有了通融二字。

  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有这样那样的权力,这种权力是为公的,而不是为私的;是受纪律规矩约束的,而不是受人情关系牵制的。一些人打着人情的幌子,还有一些人打着利益的招牌,谋求“通融通融”。这时候,考验的正是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纪律意识,检验的正是人民公仆的公平公正、党性官德。如果抵挡不住通融,开了口子,公权就成了私利的工具,权力就成了“自由落体”。只有坚决做到不通融,才能做到公权为公、公款为公,不失党员本色、公仆角色、廉洁底色。

  通融二字,很多时候总戴着温情的面纱,如果规矩意识不强,不把纪律挺在前面,很容易遭到“围猎”,酿成“温水煮青蛙”式的悲剧。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分析了一些贪官堕落的原因,讲到了一个“设防与撤防论”。事实上,很多党员干部与商人的交往一般都是设防的,但往往经不住通融,最终在他人的“围猎”面前缴了械,以致完全撤了防。相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很多老党员、老干部之所以一辈子能保持廉洁操守,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从不撤防,始终把纪律规矩作为警戒线、高压线,从来没有通融二字。

  丰碑无语,灯塔有光。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向沈因洛学习,原则面前无弹性,规矩面前无通融,便一定能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无愧于合格党员标准,无愧于人民公仆称号。(桑林峰)

(责编:黄瑾、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