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京华时报:可疑的平板教学,多少不可言说的私心

然玉

2016年12月15日08:25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可疑的平板教学,多少不可言说的私心

  最近,山东邹平黄山中学推行所谓OKAY智慧课堂项目,要求高一学生交2800元买平板电脑,引发家长和学生不满。对此,校方称钱是企业收的,学校不算违规。

  基层教改急欲破题,各式各样的“先锋试验”也顺带着泥沙俱下。所谓“平板教学”“智慧课堂”,唬人的噱头让人眼花缭乱。然而,技术变革、理念创新是一回事,费效评估、利益分配是另一回事。要求家长花费数千购置平板电脑,校方在此事上的全力而为不免令人生疑。一场明显草率的教学改革实验,背后很可能有不可言说的内情。

  事实上,将终端工具引入日常教学,并冠之以“智慧课堂”之类的名头,并不新鲜,由此引起的“利益纠葛”也一再上演。比如说,此前不少学校要求学生下载使用付费“教学APP”,就曾招致广泛质疑。与之相较,黄山中学推行的“平板教学”更进一步,不仅牵涉金额巨大,对现有教学模式的“颠覆”也更彻底。

  按校方的说法,购买平板与否全凭个人自愿。但显然,这套说辞没什么说服力:即便没有赤裸裸的强买强卖,那种渗透式的柔性胁迫,已足以让学生和家长就范。在我们的校园关系中,管理者、教师长久处于支配地位,而滥用这种“支配权”来诱导家长的经济支出,无疑值得警惕。

  突兀而轻率的“平板教学”,一方面构成了对学生、家长的直接利益侵害,由此招致“利益输送”的质疑着实不冤;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一些基层教育者对待教学改革的投机和冒险心态,以至于使学生一次次成为“实验小白鼠”。很多时候,一些学校推行的教改举措,并不成熟甚至是心血来潮,既未经完整的事前论证与试点评估,也不曾遵循成熟连贯的逻辑思路,完全是信马由缰。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相当一部分地方的教改尝试,已异化为对“流行概念”的跟风套用,以及与之相关的软硬件堆砌。之前“视听教育”理念红极一时,很多学校就大量采购、装备影音系统;现在,“移动互联”方兴未艾,又有不少学校藉此推销各式APP与硬件终端——试问,这看似热闹的一轮轮改革试水,其中有多少教书育人的善念,又有多少浑水摸鱼的私心?    

(责编:黄策舆、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