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锋
2016年12月13日08: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只有深入追问懒惰的病根,才能发现这些复杂问题背后的故事,找到治懒病的“药方”
曾参加过一个山村发展产业的“院坝会”,扶贫队员、乡干部把村干部和群众找来,商量着种点啥经济作物好。此前,政府花钱把土地平整出来,如果不搞土地流转,还是一家一户种苞谷,既不划算也难脱贫。可是,一些群众却闷着不发言,心里有个“小九九”——种经济作物的新技术好学吗?收购、销售、加工谁来办?找来的龙头企业可靠不?
这里面有信任度不够的问题,也不排除部分群众有些“懒汉心态”。在扶贫工作中,这并不鲜见。易地搬迁,政策好处讲了多少遍,就是不为所动;干部送鸡送猪甚至下地干活,有些群众却袖手旁观;帮着联系好务工门路,不难不累挣钱不少,就是不上道。凡此种种,一些干部也深感“懒汉难扶”的无奈。
“懒汉心态”要不得,但与其抱怨难帮,不如用心想想为何出现、如何解决。只有深入追问懒惰的病根,才能发现这些复杂问题背后的故事,进而找到治懒病的“药方”。其实,许多貌似不争气的懒惰,可能只是疑似、误解而已,要正确分析并想办法解开思想上的疙瘩。比如,常有些所谓的“懒汉”,面临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帮扶等情况时,不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换位想想,贫困户本就家底薄、基础差,突然面对房子、土地利用等调整,当属几十年都少见的大事,存在一些犹豫和怀疑在所难免。这种情况,不能简单地斥之为“懒汉”,而要耐心说服、积极引导,并注意办事方式的合理性和接受度。
在云南偏远的贫困地区,有不少“直过民族”,新中国成立后从原始社会跨越几个社会形态“一步跨进社会主义”。他们受到历史条件、自然因素、发展方式、人口素质、文化心理等制约,可谓“综合贫困”。有些人不会说汉语,有些人看到外来人会跑开,有些人友善地递来的烤肉只有两成熟……让他们脱贫致富,是在做“几年跨越几百年”的事,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心态,如果不能历史地看待成因、现实地探索路子,感叹一句“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甚至简单地归因为“懒汉心态”,显然不够实事求是。
有些群众看起来懒,是因为在生存环境、生活习俗、文化理念上存在不同。只要工作做得再耐心些、细致些,假以时日是可以改变的。云南临沧南美乡只用了三四年就判若两样:不少曾经害羞、懒散、茫然的拉祜族群众,在脱贫攻坚中完成蜕变新生,让人刮目相看。可见,扶贫中的“懒汉现象”,既不能简单归因、笼统对待,也不能心焦气躁、盲目判断,否则,因为工作不到位,一时见不到效果,进而怀疑帮扶他们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就有点过头了。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不仅要精准识别贫困户,更重要的是精准识别贫困成因,不搞一刀切,也不能犯急躁症。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尽量少返贫,无疑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对困难的估计应该更充分一些。只有从大局出发,以更大的理解、更多的耐心去摸清病根,对症下药,才能打赢“一个都不能少”的脱贫攻坚战。
(作者为本报云南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13日 05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