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景区整顿,好口碑才有鼓口袋

盛玉雷

2016年12月08日08:3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不吝笔墨描绘了观照自然、领悟真谛的喜悦心情。但倘若仰观的是乱糟糟的涂鸦,俯察的是光秃秃的植被,想必骋怀也就无从谈起。

  就在近日,国家旅游局发布重磅消息,全国367家景区受到查处,107家景区被摘牌,其中包括55家4A级景区。这是继去年10月对山海关景区进行处罚、历史上首次取消5A级景区资质之后,在旅游景区治理上的又一次重拳出击。此外,多家知名旅游企业被点名批评,不少旅行社被立案查处。一连串的动作,有力呼应了规范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

  古人云,“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直到今天,这仍是不少人选择出游的初衷。正是在山水之间、人文当中,人们的志趣得到激发。但本应宾至如归的景区服务,在商业气息的弥漫中开始渐渐迷失。虚涨的票价、缩水的服务、混乱的管理、坑人的设施……让原本质朴的情感蒙上了阴影。从三亚天价海鲜的波澜,到青岛大虾的喧嚣,再到哈尔滨天价鱼的愤慨,旅游乱象丛生,由此衍生的负面情绪大大冲抵了人们说走就走的兴致。

  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决定游客满足感的环节,其实比比皆是:畅快的交通、怡人的景色、异域的风采、美味的饮食、淳朴的人情、周到的服务……我们往往会忽视漫长旅程的种种理所当然,却因为某个疏漏而耿耿于怀。实际上,打动游客的是细节,而赶走游客的也是细节,如何让游客心动的细节贯穿旅行的全程,是每个景区安身立命的根本。

  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景区有运营的难处,管理部门有监管的盲点。金色的“A”字招牌怎样有效使用?扶持资金如何妥善到位?旅游消费如何适度开发?人文关怀怎么合适表达?要解答好这些问题,一个完善的旅游市场必不可少、一种和谐的旅游文化不可或缺、一套严格的监管体系至关重要。景区摘牌,并不会一劳永逸消除旅游乱象,但昭示出的景区资质准入和退出机制、着力旅游供给侧的整治方向、关注旅行全程的监管张力,无疑将为旅游市场下一步的规范发展开启新的篇章。

  其实,景区的建设管理、旅游消费的火热与人们心灵的安放并无冲突,完全可以实现完美共赢。在贵州桐梓,“黔北花海”让寻觅青山绿水的心灵满载而归,也让当地贫困人家的口袋不再干瘪;在广西凌云,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开发,不仅促成了环湖路的开通,也让昔日美景不再“待字闺中”……据统计,2015年,贫困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人数264万人,占全国脱贫总人数的18.3%。可见,景区建设已经逐渐从满足个人身心舒适的需求,进化成承担特殊发展使命的时代举动,也正因如此,对其提出更高要求、更严标准和更好水准,就变得理所当然。

  游客需要触景生情的愉悦,景区渴望口碑与口袋的“双丰收”,而金黄硕大的字母“A”,理应成为这个过程中最直观的沟通。相信经过这一轮又一轮的筛选,最终留下的,一定是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08日 05 版)

(责编:黄瑾、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