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评论员随笔:保持生活的仪式感

李洪兴

2016年11月29日08: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生活的仪式是内心与世界之间的一座桥,让人更专注地体味日常中的趣味与美好

  

  前段时间,北方降温,初雪来临,朋友圈一时刷屏。有朋友说,虽不知“初雪”概念何时流行,但每到此时,下雪就像一个仪式,让人感受到季节变化,让生活充满欣喜。

  古人云,“沐浴焚香,抚琴赏菊”。意思是,在弹琴之前,要沐浴焚香,营造出氛围、创造出意境,既是对音乐的尊重,也能奏出好曲子。这与茶道有异曲同工之妙,碾茶、擦杯、注水、出汤,繁琐的细节有虔诚之心,品出的是茶香,更是一种精神的修炼。人借仪式感,让生活慢一些、庄重一些、色彩丰富一些,也让日常生活有一些不同的体验。

  童话《小王子》中,有这样的对白。小王子问:“仪式是什么?”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不必华丽,也无需刻意,当有意识地感受、珍惜生活中的某些特殊时刻,仪式感就已经呈现。《礼记》也有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举止、态度、言辞之于生活,是对其他人的尊重,也是一个人成长和社会化的过程。

  现代人在高效率、快节奏的世界里,或显仓促忙乱。小到一顿饭,在点个外卖、刷刷手机中对付过去了;大到过年过节,为了省事,在酒店包桌酒席,推杯换盏中迎春。即便是阅读,手机嵌入生活,获取碎片化信息,移动端在某种程度上瓦解知识的系统性,也在瓦解阅读的仪式感。反观一些人搜集老唱片、CD,甚至讲究书籍的装帧设计,无不是以“过程的体验”来扩充“精神的容器”。不管是传统活动如“忙年”,还是现代工艺行为像书装设计,只要肯付出心思,都能感受到其中的与众不同,也会成为生活的点睛之笔。

  心理学中有一种锚定效应,当因事物的不确定性而产生恐惧时,可以通过一段预测、设想的过程来降低内心的不安。仪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心理锚定,给人以确定感和秩序感。好运动员在调整心态时,都做几乎同样的动作,如深呼吸、调整步伐、呼喊鼓励等,这种习惯就像肌肉记忆,能迅速把精神和心理状态调到最佳预设。生活的仪式是内心与世界之间的一座桥,带来的自我暗示让人更专注认真,也更能体味日常中的趣味与美好。

  美学家说,“神话虽然不存在了,可是仪式的圣洁性还在。”再小的事,只要带着仪式感去做,就能保持一份敬畏感,甚至获得一些超越性的价值。日常食用的榨菜很不起眼,但对于生产涪陵榨菜的“辣妹子”万绍碧而言,“榨菜人生”里却传承着仪式感。她的父母做了一辈子榨菜,父亲年老后很多事记不住了,却对做榨菜的工序如数家珍,而母亲做榨菜前,总是把手洗了又洗。“机器是冰冷的,而榨菜是有温度的,这温度就来自于人”。坚守工艺,固守传承,不也是追求精益求精的仪式吗?

  “文化传统的延续,集体通过规范和价值实现一体化,以及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社会化。”有哲学家如此描述理想的生活世界。唯有在时间的坐标系中保持生活的仪式感,才能让仪式发挥承载文化符号的功能。这,或许也是为了涵养我们的文化自信。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29日 05 版)

(责编:杨丽娜、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