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权力监督也要引入“互联网思维”

士心

2016年11月18日08:3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这几天,互联网大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笔者有幸亲身参与了大会的一些活动,深感互联网在当今时代、在各个领域,所生发的惊人活力。各种创新成果,令人目不睱接。惊奇之余也有思考,在许多领域都在探讨“互联网+”的时代,权力监督和反腐败工作,又该怎样与互联网嫁接融合,不断创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提出这个问题,并非异想天开。眼下互联网虽不能说无处不在,但正日益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有人断言,我们已然进入“互联网时代”。既然是一个时代,处于这一时代的一切人类活动,经济的,当然也包括政治的,肯定都与互联网“难脱干系”,互联网绝不仅仅在网购、物联、智能制造等经济方面发挥作用,在权力监督、反腐败等方面,也一定会带来重大影响与变革。

实际上,目前互联网的许多成果,有的已运用于权力监督与反腐败工作中。比如,网上举报成为监督权力的重要渠道与反腐败线索的重要来源。又比如,以各类网络信息化平台为依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逢提必核”成为可能,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大大提升。再比如,利用网络的互联互通与交互性特点,电子政务大量运用,不但方便了群众办事,也使权力行使更加公开、透明,等等。

虽然有了这些与“互联网+”有关的进步,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在权力监督与反腐败工作方面,尚未形成“互联网思维”,被动、分散。一方面,许多人对互联网的特点了解不深不透,不知道怎样在权力监督与反腐败工作上积极运用;另一方面,缺乏用互联网思维全面观照权力监督与反腐败工作所有内容与环节的自觉性、主动性。

例如,大数据、云计算等,不仅仅是一种互联网技术,也是构成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方面。许多人感叹,在大数据面前,人们已“无密可保”。人们在信息网络甚至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一次搜索、一次导航、一次消费,都会形成数据被系统自动纪录,汇成巨大的“数据池”。商家据此可以了解你的基本信息、生活轨迹,消费倾向、个人喜好等等。当然这种做法是否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尚存争议。但如果对这一技术有深入了解,很不难联想到,如果在权力监督与反腐败工作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就能准确地给权力运用及权力运用者“画像”,从而及时发现权力脱轨或腐败滋生的蛛丝马迹,有针对性地精准防止和纠正。

而要运用大数据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前提和基础必须是权力运行过程的电子化、数据化,各类权力运行信息平台要互通共享。然而我们目前在相关制度建设中,对行政行为信息的采集和网络平台的互通建设,重视程度很不到位。权力运行的内容与流程很少数据化,往往许多工作部署与决策,都只散落在领导干部的笔记本甚至几页纸上,不可能用于信息抓取和分析。即使不得不数据化的内容,比如部门单位与财务有关的动态数据、政府部门预算的执行即时信息等,也由于互不相属的“信息壁垒”“数据黑箱”“网络孤岛”等原因,无法公开、透明,既不可能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也不利于民主监督、群众监督。

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创新力的领域,许多以往难解的问题,都有可能从中找到新的答案。在互联网时代,权力出轨损害了谁的利益,只要被觉察,往往难免被揭发;而谁想对证据确凿的举报视而不见,也近乎不可能。令人纠结的权力监督渠道与动力难题,似乎有了破解的希望。

因此,在权力监督与反腐败工作中,应特别强调“互联网思维”。正如有中央领导所提出的,要使“权力运行过程全程电子化、处处留痕迹”,还要“推动各类监督信息跨地区、跨部门互通共享”,形成完备的权力运行数据库。“人在干、数在记、云在算”,有了在大数据基础上编织的制度笼子,权力出轨的危险性就有可能会大大降低。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士心热评”专栏: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作者文集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