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对应急减排搞“假动作”,是典型的作风病

士心

2016年11月11日14:4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人们对雾霾锁城,有一句颇显无奈的调侃:“雾霾只能靠风吹”。就自然现象而言,雾霾能否消散,有时确与风有关。但与雾霾有关的“风”,有时却并非自然现象,涉及的是政府部门和一些官员的“作风”。

据11月10日媒体报道,入冬以来,全国多地遭遇雾霾袭击。从11月2日起,环保部相继派出12个督查组持续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等省市的重点地区开展督查。督查中发现,一些地方对重污染天气应对不力,个别地方出现监测数据“爆表”预警却不启动的情况。此外,还有地方把已停产的“僵尸企业”也列入应急减排的名单当中。

按有关规定,遇大气重污染,县级及以上城市政府须迅速启动重污染应急预案,重污染企业要实行限排等措施。这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对削减雾霾峰值、降低雾霾影响,能起到积极作用。

然而,有些地方实际的重度和严重污染持续几十个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500持续24个小时,也不启动红色预警。有的即使应急预案启动,人员、措施都不到位,比如应急指挥部传达预警信息,经常遇到部分政府部门人工传真机无人接听、预报预警信息无法送达。在这种状态下,你很难指望他会去认真监督重污染企业限排、停产,落实防尘等各类应急措施。有的甚至带头对应急减排搞“假动作”,比如给环境监测点附近不间断洒水、搞限行,把工作重点放在数据统计上。有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所列的应急停产企业名单,居然包含已经长期停产的“僵尸企业”。

表面看,不及时启动重污染应急预案,对应急减排搞“假动作”,似乎是一片“好心”,是为了当地企业减少成本。实际上,这反映的是日常工作不到位,对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空气污染“习已为常”,应急措施写在纸上罕有人真正落实的不良工作作风。

对一些重污染企业,政府部门平常就应注重加大力度清理、治理。但这一工作却往往被人所忽视。因此,按规定要列入榜单,为应急减排须停产、限产的企业,有的省竟多达数百上千家。即使启动重污染应急预案,光靠执法机关去督查,力不众心,许多措施难以落实。

空气污染对人的损害,似乎不分干部群众。但平心而论,雾霾对那些长年在露天地里工作的普通群众,伤害可能会更大。而许多干部躲在办公室,虽然能了解雾霾有害健康,但身在室内,肯定少了一些“切肤之痛”。何况有些干部尤其领导干部,屋里还有空气净化器呢。他对认真落实重污染应急措施,积极性难免会大打折扣。

还有人认为,空气污染是大范围事件,即使我这里费劲巴拉地把企业关停,别的区域照样污染,雾霾还是不会消失。如果大家都这样想,都以这样的工作作风来对待空气污染治理,搞重污染应对,那雾霾消散就真的只能靠风了。

一个真正有为民之心的政府,就应真心为公众的健康负责。在日常工作中,首先应有为民务实的好作风,认真向企业陈明利害,督促重污染企业采取环保措施,避免雾霾来了“临时抱佛脚”,被迫应急减排。如果一时做不到环境措施到位,也应把停、限产要求向企业说清楚,让其有深入了解,自觉应急减排。同时,有必要向社会公开须停产限产的污染源名单,让公众对重污染企业进行监督,随时提供企业违规违法线索,形成整改和减排压力。

此外,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也应有“硬约束力”。应急预案要有环保部门及专家机构评估,确保应急措施可操作、可核查、可计量,不是“花架子”。对应该启动相应预警而不启动的,对不落实应急减排措施、甚至弄虚作假的地方政府,要进行问责。有规可依,有据可查,再想蒙混过关,肯定会有难度,要想在雾霾面前独善其身也不容易。这样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扎扎实实抓起,让好作风一天天慢慢养成,雾霾就不至于年年如期而至,不必总靠自然界的大风去吹刮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士心热评”专栏: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作者文集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