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思明
2016年10月21日15: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四川省剑阁县某乡镇大学生村官邱晓,在当了9年大学生村官后,经过组织考察考核,转聘为事业干部,被调到另一个乡镇劳动保障所工作。为了有面子,她软磨硬泡要求原工作乡镇的党委书记等人送她“赴任”。该违规送迎在群众举报后,当事人均受到纪律处分。(10月20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报道来看,无论是该村官,还是原工作乡镇的领导们,对权力缺乏敬畏,对监督视若无睹,以致规矩在“软磨硬泡”中失守。虽然当事人都受到处分,但在群众中产生的恶劣影响却一时难以抹去。更从侧面反映组织一再强调的规矩意识,仍未在许多党员干部心中扎根,而是停在口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加之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和苏荣等“大老虎”的前车之鉴仍历历在目。说明切实挺纪在前,依旧任重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十分重视“规矩”,无论是会议讲话还是考察调研,“规矩”一词总挂在嘴边,原因就在于“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回顾过去,正是靠着规矩,我党才能一路披荆斩棘,从南湖上的一叶扁舟变成一往无前的破冰巨轮。规矩作为我党致胜的重要法宝,在今天依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反之没有规矩,苏联垮台的教训还殷鉴不远。因此,尽管斗转星移、时移世易,党员干部更需要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以规矩抓党建,一直是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思路。因为只有规矩立起来,党员干部才能知道“红线”“雷区”在哪里,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如此方能产生“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的效果。据统计,仅2015年中央就制定出台了19部管党治党的党内法规。如此多的制度,既织就了严密的制度之网,更是以“明规矩”向党员干部宣告:规矩面前没有例外,必须严守规矩,切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规矩要有效发挥作用,不断焕发活力,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就要24小时通电、过电,才能强化执行力,提高法规制度的威信。因此,纪检监察部门就要切实履行职能,让规矩姓“铁”,才能消除党员干部由于思想和作为上的松懈产生的“破窗效应”。只有问责上真发力,才能切实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帮助党组织去顽疾、强肌体,促使个人补足“精神之钙”、加强“信仰之修”,从而把规矩入脑入心,进而不断给予从严治党鲜活的生命力,给党的事业注入不竭动力。
世间事,作于细,成于严。党员干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就得时刻记得“举头三尺有纲纪”。只有遵奉党内规矩为人生戒律,努力把规矩真正写在心里,方能以规矩意识砥砺自身,做到警钟长鸣,从而切实转变作风,以改革精神勇攀高峰,带来风清气正的正能量,成为群众满意的“孺子牛”。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