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网评精粹

千人争一岗的公考缘何如此“热”?

鱼予

2016年10月18日16:3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昨天,2017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进入第二天,截至当日17时,累计报名人数已达79003人,单日报名人数高达6.5万人,相对于首日1.3万的报名人数环比增长约370%。目前累计已报名职位数达到9230个,占总职位数的60%左右,还有6359个职位无人问津。(京华时报10月17日)

“竞争比例已高达289:1、职位处于中央机关、前景广阔、且招录条件相对宽松”。当多种条件叠加,再次造就了2017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可能出现“千里挑一”、最难考、最热职位。然与此同时,从预计这次国考的报名总人数会达到140万人左右、累计已报名职位数达到9230个、其余系统报名的竞争比可能基本都在5:1附近徘徊、还有6359个职位无人问津等信息中可以看到,此次的公考,可能同样会出现早前“千人争一岗”和“一岗无人求”的冷热不均。诚然,“千人争一岗”无需过度解读,但“一岗无人求”也不容小觑。既要看到“千人争一岗”缘何如此“热”的原因,更得找到受“冷”的症结。

一分为二的说,在如今就业环境多元化的当下,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都无可厚非。只要是遵从法律法规和坚守道德底线,都毋庸置疑。正所谓,人各有志,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又有谁不愿意自己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优越,就算还有6359个职位无人问津,这也没什么可以多加指责。但问题是,在招录人数最多部门的前十榜单中,国税部门毫无悬念地实现“大满贯”;内蒙古储备物资管理局最热,竞争比高达98.5:1;人社部社保中心咨询服务处,竞争比例已高达289:1等等如是,如果因为条件、前景、待遇等而冷热不均,着实值得深思。

毋庸讳言,一段时间以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学而优则仕”等思想,左右着部分年轻人的价值观,让年轻一代对公务员考试,产生的不同于正常择业的畸形观感。然在十八大后,随着对权力的“理性回归”,让原本抱有跻身“仕途”就能唾手可得所谓“隐性福利”者打消了念头;加之纸媒、网络对基层干部晋升渠道,“副科病”难升迁,大部分公务员的待遇并不算太好,仅仅维持在社会的中等水平的频频曝光,让公招在一度时间段“遇冷”。这也少了为了所谓“面子”“官瘾”一朝金榜题名,就能“鹤立鸡群”“光宗耀祖”者;少了考进体制内、成为公务员的“滥竽充数”。但忧的是“千里挑一”岗位之争,让年轻一代为民服务的思想何去何从?

当然,话又说回来,“中央机关,前景广阔,且招录条件相对宽松”理当备受“宠爱”。但从另一个侧面给我们的地方管理者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题”。如何让岗位之间实现相对的“权与利”的均衡?如何让不同岗位之间,不存在着过大的差距?如何权衡地域差异,按照公务员职位设计相应的基本规则,在权力“理性回归”同时,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把青春奉献到基层去?如何加大地方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让各方面优秀人才别把眼光局限于条件、待遇上?如何加大干部管理的结构调整,让公务员形成多元化结构,让每一个不同岗位的人才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总之一点,公招中的“千人争一岗”,撇不开一个“利”字,“千人争一岗”再“热”不可怕,可怕的是职位无人问津后无法返“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千人争一岗”也不全然是坏事,更不能以此来衡量和判断公招中的“优与劣”。但千万不能忽略了“冷”与“热”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无论“冷”与“热”都应坚守领导干部在社会公共权力的专业素质,确保能履行工作职责,有更高的职业操守,接受比其他职业更为严格的监督,谨记手中的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权力谋利”。

(责编:黄策舆、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