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6日13:05 来源:海南日报
■ 本报评论员
小到个人发展,大到国家治理,“短平快”与谋长远的举措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就要处理好短期效果与长期发展的关系,既要让贫困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要谋划长远,注重“造血”,实现永续发展。
“短平快”本来是排球项目中的一种快攻战术,如今被用来形容那些周期短、投资小、见效快的发展项目。面对亟待提高生活质量的全省47.71万贫困人口,需要实施一些立竿见影、马上增收的项目,否则贫困群众看不到眼前收入,既影响日常生活,又挫败脱贫信心。所以,认真实施一些“短平快”项目,对于当前的扶贫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尽快让贫困群众享受到扶贫的实惠,才能让贫困群众看到希望,从而激发出脱贫攻坚的强大斗志。
实施“短平快”项目扶贫,需要避免帮扶举措的“短平快”倾向。从以往的扶贫工作看,一些地方实施的产业扶贫模式较单一,帮扶机制和方式创新不够,有简单化倾向。比如,一些地方将力量集中投入相同的种养业,但在发放种苗之后,对于“养”和“卖”的环节对贫困户帮助、扶持不够,没有扶上马再送一程,从而大大影响了扶贫效果。又如,一些地方在实施一些扶贫项目取得一定效果之后,就对项目不管不问了,没有继续扶助,结果项目最后失败了。这样的教训值得认真吸取。
在实施“短平快”扶贫项目的同时,我们更要谋脱贫的长远之策。虽然“短平快”项目在脱贫攻坚中必不可少,但是,如果一直让“短平快”项目唱独角戏,贫困户缺乏稳定持久的增收渠道,那么即使短期脱贫成功,小康状态也难以保持下去,市场一个浪头打过来,就容易滑入返贫的泥潭。因此,扶贫中“短平快”项目与谋长远的产业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必须齐头并进,并行不悖,而不可顾此失彼,有所偏废。实际上,如果能够将“短平快”项目的成果巩固下来,使之成为贫困群众发家致富的长远支撑,那么,“短平快”项目也就变成了脱贫攻坚的长远之策。
谋长远之策,需要因地制宜、发扬优势。当前,一些地方着眼于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把扶贫项目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与适应市场需求、具备发展后劲的产业相衔接,促进贫困户稳定持久增收致富,收到了较明显的脱贫成效。但是,从全省整体看,旨在谋长远增收的特色长效扶贫产业发展还是比较滞后,产业化水平低。全省以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龙头企业偏少,比起需要带动的人口可谓杯水车薪。我们需要继续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和模式,建立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模式,推广股份带动、订单带动、资产收益带动等模式,引进和培育扶贫龙头企业,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参与产业扶贫。同时,也要加大贫困人口劳务输出、转移就业力度,以长效产业为全面脱贫撑起一片光明的前景。
确保海南人民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一次“新的长征”。让我们坚持产业长短结合,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让贫困群众既有眼前收益又有长远盼头,增强信心,奋起直追,进而力争“弯道超车”!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