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网评精粹

让听真话不再难

唐剑锋

2016年10月08日16:4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最融洽和谐的干群关系,是群众说真话,领导干部听真话。只有群众有啥说啥,人人实话实说,人人都说真话,人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才叫“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叫“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政治局面”;才叫“既有民主,又有集中”。

通过“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教育活动,虽说领导干部作风有了根本好转,但领导难以听到真话的现实,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对领导听真话很难的现实问题,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是群众和一般党员的问题;问题在下面,根子却在领导。你给群众说玄的,大的,空的,群众就会用虚的来对付你;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

不是群众不想说真话,而是说真话,往往总是得不偿失,往往总是没有说好话,说顺耳的话,顺情说好话招人喜欢。据《古文辑要》记载,李世民时期有一个忠直敢谏、有棱有角的诤臣叫裴矩。此君在隋朝做官时,却是一位阿谀奉承、八面玲珑、溜须拍马之徒,那时的裴矩,总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讨隋炀帝欢心。到了唐朝,他却一反常态,经常对朝政发表不同的意见,有时甚至当面跟唐太宗顶撞、争论。对裴矩这种反常现象,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上级,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这到底为什么呢?

元朝有一位名相,叫拜住。对裴矩从政轨迹作了形象透彻解释,他引用孔子之语“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说明裴矩态度的改变。在拜住看来,问题的根子在上面:有什么样的盘、盂,自然就有什么形状的水。面对开明上级,谁还会掖着藏着?用这句话解释“听不到真话,根子在领导”,最发人深省;有了问题,不要责怪群众,应从自身找原因。唐太宗开明,听得进别人意见,包括不同意见,反对意见,才有裴矩、魏征这样一批敢于直谏的大臣;因为唐太宗兼听则明,才使得决策符合实际,符合民意,最终开创了“贞观之治”盛世。

如果说真话吃亏,说真话无益,说真话不得好脸;说假话反而得好处,得实惠,得恩宠,这种状况就不正常。鲁迅先生在一篇短文中这样写道:一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全家非常高兴,满月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抱出来给客人看。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于是他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于是他遭到一顿痛打。讲真话竟然是挨打的下场,难怪说真话会变得小心翼翼了;如果领导的脸色不对,气氛不妙,这真话,是万万说不得的。

“言论自由”这一条,虽然写进了宪法,却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说真话有多难。要做到“言论真正自由”,你就要容忍说错话;只有对错话、刺耳的话、牢骚话,甚至骂娘的话,持一种包容、宽容的态度,才是对说真话权利最好的保护。因为真话未必是正确的话,是顺耳的话,是别人尤其是领导爱听的话,却一定是“真实表达”,却一定是心里话。很多时候,人们选择不说真话,倒不光是怕杀头坐牢,而是因为说假话的“回报率”有时要高于说真话。

很多时候,说违心的话、说恭维的话会比真诚的反对更能迎合领导;就像夸大的广告有时更能提高销量一样。生活中,能说得人眉开眼笑,一定人员很好,一定很受人待见,一定招人喜欢。而领导之所以听不到真话,很难听到真话,是因为这位儿不仅不深入基层走群众路线,还往往是“官不大脾气不小”;那架子摆的、大的,让你就是想说真话,都会咽下去。

领导听不到真话,毛病在领导。不要怪这怪那,只怪自己深入群众不够,与群众联系不够,群众路线走的不够;我就不信:你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抛开面子,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一张床上、一铺炕上拉家常、问冷暖,和群众一起苦,一起流汗,不信你听不到真话?

(责编:黄策舆、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