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
2016年09月19日09:08 来源:吉林日报
经济学中有一个“格雷欣法则”,也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劣币反而充斥市场。在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如果不能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那么违法违纪的“带病者”终将会驱逐掉为民务实的“好干部”。
“带病提拔”必然导致“无病难提”。“带病者”如果得到提拔,他们往往食髓知味,感受到的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感、使命感,而是会觉得自己多么有能耐,自己在“体制内”混的多么溜,党纪国法又能耐我何。随着官越大、权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带病者”贪腐就愈加疯狂!事实表明“带病提拔”上来的干部掌握权力后,其心思根本不会用在工作上,而是在腐败的漩涡中越陷越深,进而形成长长的“系统腐败”链,进而影响一大片地方的政治生态。老实的干部完全没了活路,“带病者”一步步驱逐了“好干部”。
对“带病提拔”者必须撕开“伪装面纱”。杜绝带病提拔,需要加大考察深度、准度,需要当众“撕开伪装面纱”。由“小疾”演变成“大病”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刚开始“疾在腠理”,如不加以防治,任其发展,到最后就会“病入膏肓”“药石无医”。“带病者”的思想变化、发展也是有轨迹的,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有问题的人,隐藏再深也总会露出破绽。如何抓住马脚、破绽,是干部考察工作中必须解决的技术性课题。在考察深度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小事情预见大毛病,见微知著。在准度上,要定量和定性结合,一时和一贯表现对比,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兼用,对干部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和透视,形成以事实说话、数据说话、民意说话、业绩说话,相互印证的考评结论。
《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是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一张对症良方,各地区各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为党和人民选拔出作风过硬、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好干部。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