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网评精粹

治理网络谣言,“既要打雷也要下雨”

曾瑜华

2016年09月12日14:1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日,针对网络上流传的“9月起上海市将实行购房信贷新政”的谣言,上海在紧急辟谣的同时,刑事拘留了7名恶意编造散布谣言的涉案人员,并依法关闭了5个微信公众号,引来网络上一片叫好声。

之所以赢得叫好声,是因为网民看到了铁腕的力量。网络谣言是近年来才被重视的一个网络空间治理问题,在此之前,我们对于网络谣言的监管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由于缺乏监管,加上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网络谣言如荒草般野蛮生长,由此发展出一条由网络水军、幕后推手等一连串群体组成的商业链条。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更是靠网络谣言炒作成为业内的“弄潮儿”。网络谣言的泛滥是大家共同的认知,网络谣言的危害更是为网民所深恶痛绝。譬如这次的“9月上海房产新政”谣言,引起无数购房者恐慌,甚至“上海市民排队离婚”的消息远销海外。

遏制网络谣言,政府手中并不缺乏“大棒”,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手中的“大棒”落不下来,只是干打雷不下雨。究其原因,一是以为在执行上细则不完善,成本太高;二是思想上不够重视,没有打击网络谣言的足够决心,政府部门没有形成合力。面对谣言,我们的传统做法是辟谣。谣言出来之后辟谣,导致真相总是跟在谣言屁股后面跑,政府为了辟谣而疲于奔命,而造谣者早已躲在网络背后享受谣言的果实。

戳破网络谣言,不仅需要辟谣,更要治“谣”,要把法律的“大棒”真正落下去,“既要打雷也要下雨”。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落不下来的“大棒”只会助长造谣者的胆量,伤害政府的公信力。上海这次对网络造谣者动真格,相对于以往只是嘴上威慑一下,其效果要明显的多。只有让造谣者真正把法律制裁列入他的造谣成本的考量当中,才会三思而后行。

当然,谣言破了,真相要及时跟进,这就要求政府本身提高公信力。商鞅用立木取信才推进了改革的成功,而在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却不懂得爱惜自身的公信力,在公共事件中前脚辟谣,后脚就用实际行为证明自己在撒谎。这种辟谣无疑是把政府的公信力击打的粉碎,让网络谣言代替了公信力。说到底,戳破网络谣言,从根本上要求政府自身要具备足够的公信力,辟谣和治谣双管齐下,才能还网络空间一片净土。

(责编:黄策舆、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