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网评精粹

调研就该有“不打招呼”的务实

余祖欣

2016年09月05日16:3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8月26日上午8点30分,陈敏尔和三名身边工作人员出发,随机选取了暗访路线,通过手机导航的引导,先后来到龙里县醒狮镇醒北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贵定县金南街道办事处桃花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暗访调研。(9月3日中国新闻网)

不打招呼、没有记者随行,直接下到基层,与一线面对面,扶贫工作成效一目了然、真实可靠。其实,以往各地类似“不打招呼”调研真就有过不少,但终归不是常态,或突击走访、或临时检查,不按常理“出牌”的下乡,确实让下级部门和相关负责人倍觉突然,检查出的缺漏也不乏叫人“脸红心跳”,但论及成果而言,看到的是真问题、体察的是真民情,大有裨益。

诚然,调研“打招呼”早已是一种“既定规则”,定方案、发文件、电话通知,细致者甚至可以做到全程安排、食宿尽善,检查目标也是早早“报告”,一级向一级传达,一级做一级的准备。日常工作到位还好,不到位者便只得赶紧“忙活”,而就在各级“折腾”之下,调研地所呈现的早已不是“原生态”,该整改的做了短效整改、该突击的有了临时突击,所到之处皆是有备而来,如此调研何来良效?不少群众更习惯了这种普遍存在的“形式”作风,一看路面突然干净了、横幅挂起来了、交通开始管制了,乡镇机关一派忙碌,就知道“某领导”要来了,如此调研还有何益?

不可否认,“打招呼”调研初衷无恙,其目的是为早做计划、有序有规,可一旦调研地的落实出现偏差,往往就偏离成为一种应付、形式乃至伪装;而有的干部调研就为了“拼任务”,不但随行众多,还不忘带上记者,如此“热闹”着实多了些“戏份”。许多领导知晓于此也有心改进于此,可务实不够、执行不严,便又陷入了另一种徒增负担的误区,定向而不定路、定区而不定点,调研一个乡镇,整个县就都得准备;调研一个村,整个乡镇便忙不停歇,理台账、搞卫生、摆展板、备伙食,来了还好,就怕“临时有事”或“已经路过”,徒增些基层人力物力的浪费,准备工作更成了“瞎忙活”。

古人曰:“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为人谋事本就应当实在一些,习近平同志更警示,“当领导的如果不务实,指挥棒就会变成搅屎棍”。倒不是说“初心”有异,而是应当少些繁文缛节,看到“你知我晓”式的调研的弊病所在,找就要找真实问题、问就要问基层群众,做些简要规划便立即出发,沉下身子下乡、不打招呼走访,切莫搞些“虚活儿”、“软活儿”,否则不如不去。事实上,调研工作本就应当形成另一种“良性循环”,上级领导以务实当先,多积攒些硬邦邦的潜绩,下级机关部门也以务实当先,将工作目标贯彻于日常、落实于经常,由此发现的问题轻重几何,只要真实有力、及时改进,总归也是有益于实效的,那这“不打招呼”便也不显得突兀了。

“不打招呼”的调研才是真务实,也望如此精良作风能多一些、更多一些,真正为工作考虑,真正为群众谋利,让“领导来了”不再成为一种基层负担,让“领导来了”不再成为一种形式过场,有了一张“白纸”的调研心态,才能书写出聚焦实绩的朴实真章。       

(责编:黄策舆、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