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网评精粹

股权扶贫不能只靠企业“良心”发现

王荔

2016年08月31日13: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当前,股权扶贫模式在全国很多省份被大力推广。在这一模式下,贫困户的产业扶持资金被打捆入股龙头企业,贫困户定期按股分红。这本是一种很好的扶贫模式,但记者最近在河北一些地方调研发现,由于监管措施不到位,龙头企业的盈利状况又不透明,股权分红有止于“良心买卖”的风险。(8月27日《半月谈》)

扶贫工作没有固定的路可走,重在不断创新,在一些贫困地区,不少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股权扶贫”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有效破解了“三农”发展难题,加快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股权扶贫是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所有到户扶贫资金注入经营主体,并量化折股到户,入股贫困户持股获保底分红。这种“组团式”的经营方式,既是对扶贫工作的有益探索,同时又是一项让贫困户稳赚不赔的好办法。

不过,在实施过程和结果来看,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股份合作制扶贫中,企业财务运行不透明,账目不公开,“贫困户”作为股东无法了解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缺乏有效监管和分红机制,扶贫资金仍旧存在“打水漂”的风险。扶贫资金入股的企业一般是涉农企业,具有高风险、收益不稳定等特点。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或倒闭,不但难以分红,贫困户参股的本金都有可能有去无回。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损害了贫困群众的利益,一方面又严重削弱了股权扶贫的效果,让股权扶贫打了个大折扣。

扶贫资金不论是对贫困户还是政府来讲,一怕产生不了扶贫效益,二怕坐吃山空。在扶贫工作,既涉及群众利益,也涉及扶贫大计,过程中不能只扶起了企业而落下了群众,不能只让企业得利益而损害群众的利益。在股权扶贫中,地方政府须加大扶贫资金的有效管理和使用,牢牢看住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在产业发展上,用到贫困群众身上。

扶贫工作中,用好用活资金,才能推动扶贫工作良性循环,让参与各方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群众利益高于一切,谨防股权扶贫沦为“良心买卖”,我们不能只靠企业自觉,关键还是要建立合法合规、公开透明的股权扶贫长效机制,加强过程中的管理、监督、审计和公开,以强化股权扶贫的法治基础,让贫困户的股权分红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责编:谢磊、赵晶)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