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毅
2016年08月18日16:4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礼记·中庸》有言,“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最隐蔽的东西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有道德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不会做任何有悖道德的事情。“慎独”一词,源自于此。
“慎独”系千古修身之要。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历史上最有名的“慎独”故事当数“杨震暮夜却金”。东汉安帝时,昌邑县令王密为感谢杨震的提挈之恩,夜里怀金十斤馈赠,被杨震拒绝。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答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愧而出”。
“慎独”作为自我修养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官德培养、官风养成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慎独更是一种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不“慎独”,栽跟头是迟早的事。无数落马官员的堕落轨迹证明,原本一些 “好同志”之所以一步一步走上不归路,沦为“阶下囚”,无不是从思想上出现“缝隙”,难以“慎其闲居之所为”开始,或是在“月黑风高无人见”的自欺欺人中乱了心智,或是在“损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语中迷了方向。从他们的忏悔书中也不难发现,多数“以权谋私、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的黑恶勾当都是在私底下、无人时完成的。
“慎独”是一种高情操,是一种真修养,更是一种大智慧。组织面前、制度约束、众目睽睽下,自觉用党纪国法校正思想偏差,规范约束言行,一般情况下不难做到。但在“八小时以外”“幕夜无知”“独处一室”时,凭着坚定的内省修养和严格的道德自律,不悖原则界限、不失自律底线,就殊为不易了。当前,在一些地方,探索实行了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有利于破解“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监督困境。但不容置疑的是,还是会出现一些监管盲区,还会有监管“探照灯”失灵的时候,以“慎独”精神保持操守,显得尤为重要。
“慎独”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要常修,还要修好,难在日日为继,贵在久久为功。要将“慎独”作为道德目标去追求,作为人生的重要信条,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坚守道德阵地;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抛弃“不义而富且贵”的思想,谨记“小不慎则酿大患”,始终做到单独行动时同生活在集体中一个样,无人监督时同有组织和人民群众监督时一个样,“诚于中,形于外”,不愧屋漏、不欺暗室,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民”的业绩践行入党誓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