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网评精粹

无法拒绝“红包”就是个伪命题

陈媛

2016年08月17日16:4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昨日,记者从广东省纪委获悉,8月13日,广东省纪委发出《关于注销廉政账户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设立的廉政账户一律注销,今后党员干部违规收受“红包”按顶风违纪处理。目前,省纪委廉政账户已注销,该账户余额已全部上缴省财政。(8月16日 《广州日报》)

不可否认,曾经设立的廉政账户,增加了党员干部特定条件下收受“红包”的救济渠道,有效避免了干部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更好地促进了干部廉洁从政,可谓是反腐道路上的一位“功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全面从严治党成为新常态,廉政账户的存在,不仅一定程度上纵容了送“红包”的不端行为,助长了不良社会风气,还为有的干部截留资金留下了空间,也为日后欺骗组织、对抗审查埋下了隐患。注销廉政账户,乃是反腐倡廉又一顺应民心民意的有力之举。

众所周知,带有个人功利色彩的“红包”里面装的都是送礼之人不可告人的“秘密”,而被送礼者手中的权力才是帮助送礼人实现目标的关键。金钱与权力的交换,必然导致用权谋私、执法不公,侵害的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利益。这样的“红包”是万万不能收的,一旦接手,就给送礼人留下了“期待”,也给自己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以前,还有廉政账户来“解围”,现在“后路”堵死了,这个烫手的“红包”就更不能拿了。拿人钱财替人办事,就是以公谋私,不替人办事也算收受贿赂,怎么着都是违规违纪,害了别人损了自己,得不偿失。

其实,拒收不了的“红包”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试想,每一个送“红包”的人肯定都是心存“小九九”,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如意算盘”会落空,谁还会心甘情愿送“红包”?所以说,面对送到手边的“红包”,只要党员干部把公正严明、不徇私情的道理说清楚、讲透彻,让送礼之人明白送不送礼一回事,事情该怎么办还怎么办,相信送礼人也不会强人所难。再者,因为送礼是不可告人之事,只要党员干部清楚明白地告诉送礼人“收取的‘红包’都要报告纪检监察机关,还会将送‘红包’的人员、时间、地点和缘由一并如实报告”,让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还有谁会非送不可?又怎会出现拒收不了的“红包”?如此说来,不管找什么理由,只要收下“红包”就难逃心存杂念之嫌。

“红包”虽小,危害不可小觑。彻底根除收送“红包”这股歪风邪气,不仅要“堵后路”,打消收“红包”后上缴廉政账户就没事的侥幸心理,还要“封前门”,让干部明白违规收“红包”就算顶风违纪。一方面,在管党治党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的条件下,廉政账户要因势而撤,让党员领导干部明白一旦收下“红包”就没有“后路”可退,没有廉政账户兜底,任何的理由都不能作为收受“红包”的借口;另一方面,要将反腐关口前移,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规定,始终牢记“红包”烫手,切莫伸手的教训,增强廉洁自律、拒收“红包”的自觉性。唯有首尾呼应、前后夹击,才能让“红包”乱象无处遁形。

(责编:黄策舆、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