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网评精粹

查摆问题岂能“他人代劳”

陈   媛

2016年08月09日16: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鲜明特点、一条成功经验。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告诫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用解决问题的成效检验学习教育的成果。靶子能不能击中,要看靶心瞄得准不准,解决问题,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把问题找准、找实、找具体,如此,才能“对症下药”、“精准施治”,把问题解决到位。

开展集中讨论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党员干部查找问题、深化认识、明确整改措施的重要途径。解决问题出实效,找准问题是前提。然而,现实工作中,个别领导干部却对查摆问题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发言提纲交给他人代写,问题清单吩咐下属代查,至于找了哪些问题、有何行为表现,则不管不问,任由“他人代劳”。到时候,开会照“稿”宣科,问题清单一交了之,甚至自己都不清楚查摆了哪些问题,如此荒谬之举,又怎能期待问题整改到位、改出实效?

领导干部事务繁忙、日理万机,没时间坐下来亲自列提纲、写发言,这些可以理解,但非要说忙得顾不上查找自身存在问题,抽不出时间和写发言、列清单的人沟通想法、说明意图,理由难免有些牵强,让人难以接受。查摆问题任由“他人代劳”,不管不问、听之任之,这让代劳的人如何是好?问题找得多了、挖得深了、说得细了,担心影响领导形象,惹领导不高兴,弄不好还会“出力不讨好”,得罪领导;问题避重就轻、一概而论、泛泛而谈,又不符合上级要求,还得“回炉重写”,怎么样都不合适,让代劳的人难免有些不知所措。

最终,因为顾虑重重,查摆问题很可能就会大而化之、流于形式,成为纸上的“摆设”,这样,整改的“拳头”就容易打到棉花上,找不到着力点,用不上真功夫,整改落空、干不到点上,学习教育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不仅透支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还破坏了干群之间的感情。查摆问题让“他人代劳”看似事小,背后隐藏的问题却很严重,这说明领导干部认识上有偏差,没有在思想上向党中央看齐。对自身存在问题不以为然、不当回事,此乃“讳疾忌医”之举,愚蠢至极。“病灶”找不准,就很难对症下药,如此下去,不但“旧疾”难除,还会诱发新的“疾病”,贻害无穷。

“问题导向”是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法宝。查摆问题要力戒大而化之、不深不透,要一针见血、直指要害。领导干部作为学习教育的带头人、示范者,在深剖析、找问题方面决不能马虎对待、让“他人代劳”,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把自己放到合格标准、先进典型、群众意见面前,来个全方位“体检”,还要对照反面典型、问题清单等,好好反省,不遮不掩、不藏不掖,把问题摆到桌面上。同时,还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多听听身边领导同事等“旁观者”的意见,容得下批评声、听得进真心话,把“苦口良药”当作成长进步的“营养”,如此一来,即便是“他人代写”,也照样能把问题找准、摸透,为下一步整改找准方向,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责编:黄策舆、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