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祖欣
2016年08月02日15:3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登文章《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四种形态”之三——红脸出汗是最大的爱护》指出,严管就是厚爱。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使广大党员不忘初心,自觉维护纪律。这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
“严管就是厚爱”,一语中的、直指根本。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为先驱之本,普通党员也好、各级干部也好,同志之间要的就是良言忠言。“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看似使人紧张、增加精神压力,实则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苦口良药”,是自我净化、去伪存真的动力。所谓“严是爱,宽是害”,从严常态之下,纪律弦脉得以紧绷、思想作风得以巩固,这才是惠及人人、有益长远的党内关爱。
“红脸出汗”要落实于常态,听来振奋,但现实中确有许多党员干部没有做到,甚至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所在。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一派祥和之下,问题的滋生与发酵往往就容易被掩盖,许多党员干部往往就是在人情世故中看不清他人和自己,甚至渐生骄奢、不予自制,一两句建议批评便听不下去,或当作“耳旁风”、“啰嗦话”,尽喜一些奉承迎合的言词,作风问题由此渐甚,乃至最终衍化为为官不为、贪污腐败,直至“落马”才知彻悟晚矣。而不少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生活上,乐于搞“一团和气”,对问题的分析浅尝辄止,有意见有看法藏着掖着,到了民主生活会上更是不顾自我查摆和深入分析,而是在所谓“尺度”上下功夫,力求做到既能“交差”,又不“得罪人”,成了一种弊病丛生的“皆大欢喜”,这本身就是思想上、作风上显露出了不严不实的端倪。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便曾要求,“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都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不能搞假大空,不能随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娱乐化、庸俗化”。从实践活动到专题教育再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日常化、经常性渐成主脉,问题导向也越来越清晰,唯有基于现实,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将问题用作垫脚拔高之石。同志之间的交流不是小事,特别是在领导干部班子中,言路不通不畅,往往也就意味着问题积累“堵塞”,我看不见、你不想说,放松警惕和自我提升,一出事就是大事。一个电话提醒、一张纸条劝诫,这才是党内同志的真情所在,若是始终怀揣“小心思”,不敢说、不想听,一句奉承换一句回敬,遁入所谓“圈子文化”之中,实则养痈遗患罢了。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红了脸、出了汗,给作风“洗个澡”方能一身轻松。其实要让“红脸出汗”真正成为一种常态化,关键还在于打通党员干部“思想关”,树立一种能听狠话、会听真话、想听实话的作风, 有一说一、直言不讳,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该批评批评,该警告警告,轻则好言相劝、重则厉声呵斥,叫党员干部站立不安、有愧有惧。当然,从根本上讲,在执行和改进过程中,尤须抓住“关键少数”,上级领导带好头、老同志先开口,逐步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让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成为每一名党员所知所想、所行所践的义务,成为一种党内生活习惯,自然而然便有惠及人人的“新常态”。
当然,常态举措也须常态监督,“红脸出汗” 不是倡导而是要求,对于“走形式”、“走过场”一类的批评建议,更是应当规避和从严纠正,绝不能任由其泛滥, 不说真话的,就以党内制度和日常监督逼着说;爱听好话的,就以教育警示和实效诫勉逼着改,制造一种从严氛围,将一小部分不识真谛、不纳关怀的党员干部管起来,使其在高压之下实现认知,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同样也是好事一桩、幸事一件。
“红脸出汗”是对党员干部个人负责,更是对党组织负责,在咬耳扯袖之下,愈见坚实自律之心,愈见谦和宽容之态,红了脸,“面子”就无所谓了;出了汗,“架子”也就丢了,关爱惠及党内人人,最终营造的也必然是风清气正、生机勃勃的政治生态。其实一言蔽之,日常的“红着脸”比闯祸的“红了眼”要值当多了,何乐而不为。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