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长江日报:精准扶贫需要反馈机制

舒圣祥

2016年06月30日08:37    来源:长江日报

原标题:精准扶贫 需要反馈机制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审计报告,审计发现1.51亿扶贫资金被虚假冒领或违规使用,其中17个县将2000多万元用于弥补业务经费、发放福利等。8.7亿扶贫资金闲置或浪费,其中闲置时间最长的超过15年。审计还发现,云南寻甸县2015年发放的6560万元扶贫贷款中,仅有一半发放给了建档立卡贫困户。(6月29日《中国青年报》)

  扶贫资金被冒领挪用的报道不鲜见,众多“妖魔鬼怪”都把扶贫资金当成“唐僧肉”,违法违规使用的扶贫资金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为了遏制扶贫资金被滥用,相关部门不得不出台更为严厉的监管规定,而这又导致了严重的资金闲置和浪费问题。

  看到那么多扶贫资金躺在账上闲置不能发挥作用,公众虽然很痛心,但也不能简单理解为地方不作为。我国传统的扶贫模式是,上级做规划下面来实施,县里等省市安排,乡、村等县里安排。现在扶贫资金使用权下放到了县一级,县里有了决策权,但乡、村依然在等安排。扶贫资金的使用,做规划的一批人,实施是另一批人,使用规划同现实情况脱节,要么用非所需,要么需非所用。

  扶贫资金被冒领挪用是公平问题,扶贫资金被闲置浪费是效率问题;为了更加公平不得不牺牲效率,为了提高效率又难免破坏公平,这是一对矛盾。扶贫之难,不在于花掉多少钱,而在于不能花了白花,更不能花了还不如不花。我们现在提倡精准扶贫,但即便“精准识别”,恐怕也难以识别出所有应扶贫的对象。

  相比市场交易行为,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意愿和选择付出成本代价,扶贫的规划者和实施者,却都是无需支付任何成本的间接使用者,而且扶贫效果缺少真正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这是扶贫资金使用最大的问题所在。面对想吃扶贫资金“唐僧肉”的“妖魔鬼怪”,扶贫资金“掌勺者”,有时候参与同流合污,有时候宁愿让资金闲置。

  要让扶贫资金使用更有效率,最好的办法是有足够灵敏的评价反馈机制。总之,一定要让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掌勺者”的自身利益正相关挂钩。

(责编:黄策舆、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