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评论员随笔:历史,可以鲜活地走进当代

李洪兴

2016年06月22日08: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历史不只是学者和作家们需要找寻的永恒,也是普通百姓不能遗弃的永恒

历史学家曾说,“不是我在向你们讲话,而是历史通过我的口在讲话”。对历史学家来说,在史料与文物的海洋里与古人对话,是一种别样的幸福。而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日常生活中的老物件儿也承载着记忆,通过近距离的触摸来感受过往的岁月,也是一种有历史感的体验。

最近,走进北京地铁的南锣鼓巷站,会发现在墙壁上镶嵌了许多“画”。这些神态百样的“北京范儿”,其实是由1700多件老国货、老物件儿镶在琉璃块中呈现出来的。用了半辈子的梅花牌手表、泛黄的工资条、各式各样的票据……它们都是无声的“宝贝”,却在拼装着一个城市的记忆和一段家国变迁的剪影。历史需要有心人的积攒,更在艺术化的展示中回答着一个时代命题:如何让历史走进当代。

时代在发展,人们捕捉历史片段的方式也在变化。以往,受限于时代条件,知晓往事主要是通过典籍,依赖历史学家的考证与研究,以及前人的口述与记录,而这些往往还是躺在纸张上的小范围传播。随着技术的发展,接触古籍增添了很多手段,历史知识也在一点点向大众普及。人们可以通过技术来透视一段故事,就像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引入VR(虚拟现实)技术呈现复原的墓坑。在很多时候,人们沉醉在对历史的追寻中,而忽视了让历史走进我们。

艺术作品也是让历史走进现实的重要手段。有高校历史系老师,就鼓励艺术系的学生通过“专业+历史”的方式来表达过去,雕塑、油画、素描等都成了一种尝试。而在近几年,作为大众文艺形式的电视剧,也通过一些作品让观众感受湮灭已久的历史,从《北平无战事》到《金水桥边》,再到《三八线》,当一段历史被艺术化地剖开时,也是某种历史视角的转换,让大众得以了解那些过往的历史。

有人说,历史的复现就是当代精神的某种折射。不同的人,固然有复现和述说历史的特定视角,但是对一些借艺术表达之名简化历史、虚无历史、污名历史的行为,也应保持警惕。曾经网络上质疑黄继光不可能用胸膛挡子弹,而《三八线》重现了那场战争中的血与钢,告诉观众“英雄是用来崇拜的”。同样,刻画不意味着简化,更不是神化。如果总爱用“敌人的狠与心机”来反衬“我方的善与智慧”,主角总是自带光环永远不朽,这样的套路人设,只怕既难让人敬也难让人信,而历史,或许就在这一刻变单薄了。当然,触及历史真相未必要通过艺术手法,但如果想用艺术展现历史的真实,就需要用“美的”来衬托“真的”,而不是相反地用“美的”来掩饰“真的”。

黑格尔说,“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历史属于过去、属于当下、更属于未来,这不只是作家或艺术家需要找寻的永恒,而是我们——哪怕最普通的百姓群众,在讲述与追踪那些见证过或未曾经历过的故事时,不能遗弃的永恒。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22日 05 版)

(责编:姜萍萍、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