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 平
2015年09月02日08: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让中国的抗战历史认识成为国际社会共同话语,是建设“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了世界的和平与未来,如何让我们的抗战历史认识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话语?在仍有人否认侵略战争的性质和罪行、对抗战的世界性地位认识仍显不足的今天,这个命题略感沉重。
但是,正如“9·3”阅兵不针对任何一个特定国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表达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愿望一样,凝聚抗战认识的国际话语,也是为了与国际社会共同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共同反对侵略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如果人类社会对抗战乃至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认识,仍然同战争时期一样由各国各执己见,甚至维持着对立与对抗,和平与未来是没有希望的。
实际上,经过70年的发展,建立抗战认识共同话语的社会基础已经存在。二战后的国际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战后东亚国际秩序受到冷战的严重影响,但否定侵略战争、谴责战争暴行,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反和平”“反人道”的罪行被明确纳入战后以《日内瓦公约》等为标志的国际公法,已为世界上所有国家同意并接受其约束。
战后民众与学术界对战争历史的认识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谴责侵略责任,不仅在战争被害国,而且在战争加害国的国民中也形成了共识。以日本社会为例,从战后谴责军国主义的战争责任,到知识阶层反省自身曾支持战争的责任,再到认识日本对亚洲各国的加害责任,军国主义历史观的影响遭到抵制,单纯强调日本战争受害的片面认识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后,围绕支持中韩等战争被害者的诉讼,日本社会关于历史认识产生了激烈的论争,日本右翼与保守势力的确提出了种种谬论,但要看到那恰恰是对日益觉悟的进步力量的胆怯与绝望的反扑。
此外,二战后的国际社会在解决关于战争历史的认识差异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德国与法国、德国与波兰共同编写历史教科书的目标,在经历数十年努力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欧洲解决历史认识问题的经验给东亚提供了借鉴,也提出了挑战。亚洲,特别是中日韩三国是否能够面向未来推动历史认识的对话,形成跨越国境的历史认识,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近年来,中日韩三国学者间就跨越国境的历史认识的建立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与努力。从2002年开始,三国民间学者已经共同出版了《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两个阶段的成果。中日、日韩都分别进行了政府主导的共同历史研究。前一段时间许多日本学者广泛发声,要求日本首相在战后70年谈话中明确承认侵略、明确向战争被害国民众表示反省与道歉,就是战后各国民间力量与学界围绕历史认识不懈交流的直接结果。
近年来,“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使中国的外交战略更具国际高度。“命运共同体”意味着要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心态谋求共同发展,以求同存异的原则,通过对话协调解决认识的差异。在国际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让中国的抗战历史认识成为国际社会共同话语,是建设“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其内涵既包含对错误历史认识的批判,也包含推动我们自身的抗战研究,共同去建立跨越国境的历史视角。加强国际学术交流,解决“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认识问题,能为构建公平公正的国际新秩序,提供牢不可破的“粘合剂”。
(作者为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02日 05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