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不可小视三公经费“五连降”中的个别增长

张冉

2015年04月28日11:2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国从2011年起,就开始向社会公布中央本级“三公经费”,就在近日财政部公布,中央本级,包括中央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2015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63.16亿元。“三公经费”连续第五年下降,并且在这5年里省出一个西部县的GDP。

看到如此可喜的成绩,我们不得不赞扬中央八项规定、狠刹四风出台的及时到位,各部门在执行落实方面也确实下了功夫。然而,在本届政府做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承诺的背景下,笔者发现,在已经披露2015年预算的90多家中央部门里,绝大多数都主动压缩了“三公经费”预算,但也有部分部门“不降反升”。

或许,在这些部门中,有个别增长是正当合理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增长都是有理有据的呢?仅从部门给出的解释上,老百姓们不得而知。对于那些出国费、交通费、接待费等等的消费,老百姓根本看不出增长的合理与否,那么,是不是相关领导部门要进行一个详细的增长数据分析呢?

增加“三公”经费的透明度,不仅有利于加强对政府“三公”消费的监督,而且还能让纳税人了解钱的去向。当然,强调“三公”经费减少,并不是说不能偶尔出现增长现象,而是要以合法合理为前提,保障政府履行职能所必须的经费。毕竟,“三公经费”只是部门预算的一部分,要系统、整体地看待部门预算,包括收支规模、资金投向等。想要彻底保证“三公经费”不被浪费,或者成为私人消费的工具,就必须继续加大力度进行公开,不仅要数字公开化,还要账单细化。

各级单位和监管部门还要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监管力度,高度重视公款私用的现象,加大政务信息透明化,出台具体办法,扎紧制度的“篱笆墙 ”,增强财政预算的“高压线 ”,既要公开“钱”,更要管住“权 ” 。把“三公”消费置于阳光之下,公开形式通俗些,公开内容实在些,让老百姓看得懂“大账”,品得了“细账”。 只有让百姓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民主和谐。

诚然,“五连降”是一个好成绩,但笔者仍希望,相关领导部门也不要小视那些个别增长,细化公开“三公经费”,真正以“三公”支出公开为支点,严格落实问责,防止权力腐败,遏制权力自肥,依法依规惩处那些违规公款消费、以权谋私者,最终实现取信于民,立信于民,重塑政府公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