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感悟李克强的“农民”总理情结

芹芹菜菜

2015年02月05日15:2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日前一次会议上,李克强对与会各地方、各部门负责人动情地说:“我们多数人都当过农民,吃过农民的饭,即便不是,祖上也应该是农民。我们应该带着感情为农民工作。”(人民网)

古人云:“食为政先,农为邦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的安全、粮食的安全至关重要。而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农业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力量。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党和政府历来把“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李克强自当选为国家总理以来,更是把目光投向了农村:翻看百姓的“垃圾箱”,看望返乡的农民工,走进农田考察,关注农村的教育……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事为事,是李克强总理坚定不移的执政理念;深入农村,体察民情,倾听民声,是李克强总理始终如一的执政之行。“要住房,找克强”,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李克强总理深厚的亲民情怀,也正因此,让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让其深受百姓的敬爱。

李克强是总理,更是“接地气”的农民。在内政外交舞台上挥洒自如的李克强总理,看似“不普通”,但是其步入社会的第一个身份是“农民”。他年轻的时候挨过饿,受过苦,“裤脚上沾满泥巴,手上满是茧子”。正是由于他当过农民,他才能最真实地了解农民所思、所想、所困、所需,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做到“心中有民”,不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衷;做到“心中有责”,不忘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正是带着“从农民中走出来”的情感,李克强总理把推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让农民富裕起来当做自己的使命。

李克强是“农民”,更是“专业化”的农民。毕业于北大经济学博士的他,拥有扎实的经济专业功底。他立足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实际,创造性的提出了: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演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要用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把“粮仓“变成收益更高的“厨房”;对于农村改革,我们的态度是“探索、探索、再探索”。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李克强总理不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而是把这些利国利民的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到了实处,小到农民种粮、生存,大到农民教育、发展,无处不闪烁着他爱民的“民心”,富民的“民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