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从“牵挂十一件农事”看总书记的背篓精神

杨永春

2014年12月24日14:0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梳理近两年来习总书记的基层调研考察情况可以发现,在每一次关于三农问题的论述中,在对基层干部的嘱托和对农民群众的关怀中,无不透露出他对农民、农业、农村深厚的感情,以及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决心,新华视点梳理了总书记牵挂的十一件农事。(据12月23日 新华网)

人们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其实就是说农村的发展与干部的作为分不开,与领导干部的敢于担当精神分不开。从习近平总书记两年来牵挂的“十一件农事”中,正好看到了这个哲理。笔者认为,总书记用他的“背篓”肩负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重任,用他的言行践行了党的宗旨。

“背背篓爬大山,一人辛苦万人甜”。这句话就是总书记“背篓精神”的真实写照。他是全国人民的一面旗帜。从他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特别是渗透在“三农”问题中的坚毅果敢,透露了一种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群众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是所有领导干部应当学习和秉承的。总书记在领导全国改革创新中体现出来的是智慧和勇气,面对“圆梦中华”的宏伟目标,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他总是时不我待、善作善成,让担当成为一种自觉,成为一种自信,成为一种服务精神。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利益主体多元化给我们的社会增添了一定的复杂性,农村发展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足的思想准备,要以习总书记的“背篓”精神作为比照,时刻准备面对难题、研究难题、解决难题。如果我们遇到重大事、疑难事、棘手事,要么绕道走,要么推诿塞责,不敢迎难而上,那就会使矛盾越积越多,社会发展延期,更甚者中途“抛锚”,导致失信于民。

人民是权力的委托者,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使用必须回归人民,不为名利欲望所圈,做到为民掌权,掌权为民。只有按照习总书记在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的“深学、细照、笃行”,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背起党和人民的事业,凝聚起各方面的强大力量,为深化改革谋事、做事,推动改革发展。

总书记的“背篓精神”就是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同样,广大领导干部要做一名人民信赖的干部,“背篓精神”就不能缺失,要真正做人民的公仆,就要把党和国家的阳光雨露洒下华夏神州。只有以总书记把人民的辛福安康当作自己的“背篓”的精神作为参照,不怕吃苦、施政为民,把党和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职尽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把人民理想摆在最前卫的发展中。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背篓精神”更显得难能可贵,更应该发扬光大。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