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杜绝“微权力”寻租,监管应无“微”不至

夏季伟

2014年09月18日17:4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逢年过节便会收到装着三五千元的信封、吃顿饭就有几千上万元的红包……今年上半年,深圳检察机关查处环保系统受贿案9件9人。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最高只是正科级的基层公务员,虽级别不高,却握有能左右企业命运的权力,并据此吃拿卡要。而更为严重的是,此类受贿具有群体性特征。专家认为,当前应加强对“微权力”的监督约束,莫让“蝇贪”成风,滋生“虎患”。(人民网,9月17日)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的广大干部职工,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和践行者,直接关系到我党的良好形象、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可以说,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就是一面旗帜,人们对党的印象、对党的评价直接来源于基层干部品行的好坏,如果基层干部都将自己的“微权力”进行寻租的话,那么,让群众如何相信我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样久而久之,定会民怨四起,轻则社会紊乱,重则影响国家政权。

不难想象,一些干部因手中掌握了比较实惠的“微权力”过后,由于外界的“干扰”,内心的“变质”,监管的“真空”,逐步逐步地将这种权力转化成金钱,而这种权力寻租的现象,因为数额比较小,人们对其比较容易放松警惕。于是在你情我愿中,大肆发展演变,最后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虽无明文规定,但大家却都能默然遵守的潜规则。于是便出现了每到逢年过节时,请客送礼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必修课”,更有甚者,一些手握“微权力”的人员,因“业务”比较繁忙,让别人为其代为收受红包的乱象,实属悲哀。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蝇贪”虽小,却不容小觑。之所以“蝇贪”能够有生存的空间,“微权力”有寻租的场所,究其根本还在于监管的漏洞,若监管能做到无“微”不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就像强有力的消毒水一样,随时喷洒在社会的各个阴暗“角落”,冲刷着干部身上的“尘垢”,让各种“细菌”和“病毒”没有生存的空间,没有繁殖的土壤,何来的“蝇贪”和“蝼蚁”。

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一个坏人变好,让好人变得更好;一个坏的制度可以让一个好人变坏,让坏人变得更坏。如何加强制度建设,对权力的监管如何做到无“微”不至,更是一个时代进步的需要,一个民族发展的必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