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工人日报评论员:遏制高考加分乱象 为社会公平“加分”

郭振纲

2014年07月23日16:46   来源:中工网

原标题:【社评】遏制高考加分乱象 为社会公平“加分”

高考加分乱象频现,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也昭示出实现教育公平仍需努力。公众要求遏制加分乱象的呼声不断,有关部门应该在制度设计及执行上,积极回应公众期待。突破利益藩篱,规范高考加分,促进教育公平,才能最终为社会公平“加分”。

据《中国青年报》7月20日报道,2014年度高考录取工作已进入尾声,但近日曝光的辽宁、河南两省高考体育加分造假事件,将“高考加分政策”再次推向风口浪尖。记者统计了近五年媒体曝光的高考加分舞弊案件后发现,2009年至2014年媒体曝光的涉及高考加分负面案件共有15起,其中12起涉及高考体育加分,且“高考加分腐败”在东中西部均有发生。

高考加分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弥补高考“唯分数论英雄”的不足,是一种在确保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前提下的制度设计。该项制度实施以来,对于选拔特殊人才、引导考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等,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一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在一些地方变了味、走了样。

具体表现为:高考加分造假,不论是鼓励性加分,还是照顾性加分,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造假现象,越来越多的地方、越来越多的项目被质疑存在造假,有的地方存在暗箱操作,甚至演变成“钱分交易”的加分“订单”;该不该加分、加多少分缺乏科学的依据,完全由地方政府决定,在“一分一操场考生”的现实背景下,动辄10分到20分的加分,对加分与非加分考生的影响很大,引发公众对教育公平的质疑。

在“一分”可能影响考生一辈子的情势下,过宽的加分、过大的加分分值“诱导”出不少造假行为,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甚至形成了加分暗箱操作的腐败利益链。一些地方,高考加分政策本身存在制度漏洞,为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也与加分程序不公开、考核过程和结果不公开有关,一些地方尽管要求对加分考生进行公示,但公示在不少地方走了形式,不仅重名的无法辨识,有的连性别都不列明。还有一些地方,将高考加分的决策权授予地方主管部门和学校,不重视核实与监管。

高考加分乱象频现,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也昭示出实现教育公平仍需努力。公众要求遏制加分乱象的呼声不断,有关部门应该在制度设计及执行上,积极回应公众期待。比如,针对加分范围过宽问题,应适当减少加分项目;针对有的加分分值过大问题,应合理降低分值;对于各地自行确定的加分政策过多过滥问题,应该强化“顶层设计”,全国相对统一和公平;针对加分门槛过低问题,应当适当提高加分门槛;更加重视“裸分”,可以考虑在“裸考”的基础上,将加分转变为优先录取。同时,对于一些地方长期存在加分腐败利益链,应该严肃查处;一些学校纵容加分造假,也应该予以处理。

凡是公共政策,必以公共利益为考量,必以社会公平为归依。突破利益藩篱,规范高考加分,促进教育公平,才能最终为社会公平“加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