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明
申银万国董事长李剑阁4月11日称,有些监管机构派员列席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导致上市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监管部门的监管对象很多是上市公司,每次上市公司董事会开会的时候,就派自己的官员去列席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会议,这是完全错误的事情。”李剑阁说。(4月12日《新京报》)
董事会召开会议不比一般,关系到股市的走向,此种会可以视为最高机密会议,可是“一上厕所,股市就波动”,会还没开会,信息就已经泄露,消息传播如此迅速谈何保密,倒不如说是直播更贴切。
诚然,对股市需要监督,董事会作出的决定也应在监督范围之内,但监督只能是从法律法规上把关,看看有无纰漏,着重于事后进行,即使是对重大的决策要进行参与也得限定人数,并明确责任,而“不仅监管机构派人参加,当地政府发现会议很值得来,因此当地金融办也来,而且来的人还特别多,只要能想出借口的人都来,后面坐的人比董事会人还多。”这么多的人参加会议,一旦信息泄露,怎么盘查?即使是要查,难度也相当大。
股市信息是最珍贵的信息之一,有了此种信息,一本万利,轻轻松松就能赚大钱,将获得的信息送人远比黄金白银强,而且此种信息不惹眼,只要轻轻的说一句哪只股要涨,就能给其带来巨大利益,此种钱赚起来非常容易,而且数额巨大,尤其是以亲朋好友的名义进行购买,更易遮人耳目。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一些官员变得更为慎重“送钱财不如送信息”,官员热衷于参加股市会议,怎么防得了监守自盗。
现实中类似“上趟厕所股市就波动”事例并非个别,如:原中山市市长的李启红获悉中山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筹备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内幕信息,并收到该公司董事长谭庆中关于购买股票的“建议”,授意其亲属具体操作;又如:江西当地消息人士透露姚木根持有大量股票,不排除有企业向姚提供有关股票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本人也买过股票,很多股票利好或者利差的消息正式发布之时,股票已经涨入尾声或跌入尾声,这些灵通人士从哪获得的消息?
董事会信息提前泄露,少数个别人赚得盆满钵满,而多数股民却为之受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投资秩序,损害中小投资者权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公信力,此种腐败的杀伤力更为巨大,是一种严重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条得进行严办,可是有多少泄露者付出了代价?到了“上趟厕所股市就波动”的程度,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因而,对于有关涉及到股票走向的会议应尽可能的避嫌,对无关的人员尽量的压缩,最好的方法就是采取高考出卷的方式,等消息公布后有关人员再离开。而更重要的是对于消息公布前出现的异动,应顺藤摸瓜一查到底,对泄露者绳之以法,看谁还敢开会期间以“上厕所”之名通风报信。
相关专题 |
· 罗瑞明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