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肩负时代使命,人民重托的中国共产党,只有戒除“闯关”思想,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化为与人民群众血脉相依的精神纽带,谋求执政兴国的百世之基;才能将和风细雨的民本情怀与国家富强交汇对接,谋求民族复兴的万世盛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好头,就起好了步,就能为继续下一步奠定基础和赢得主动。但反过来说,做什么事开了头,如果不能始终如一坚持下去,那也就成了虎头蛇尾,就不可能善始善终。如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成功启动,到了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阶段,如果我们党员干部以“闯关”的态度来对待群众工作,那么实践活动就难免会沦为新的形式主义,难免会消解以前取得的成就,党员干部也难免会辜负时代和人民的厚望。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防止一些同志产生对照检查就是“闯关”的思想,不能以为过了这一关就可以万事大吉了的原因了。
什么是“闯关”的思想?就是一种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侥幸过关心理。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一开始就抱有应付心态,认认真真“走过场”,丝毫不入脑入心,完成某个阶段的任务就像是在“闯关”,闯完几个关就万事大吉了。
众所周知,思想层面上的“闯关”,必将导致行为上的“闭关”。虽然以这种“闯关”思想来应付工作和检查,短时间内可以省事、省时、省心,但长远看来,起不到“出出汗、治治病”的作用。如果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被这种“闯关”的思想所“俘获”,就会将社会责任、民生情怀抛诸脑后,能躲过的一定要躲,能“忽视”的一定要忽视,只要能应付上级检查、“团结”同事,尽可能的“雷声大雨点小”或“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久而久之,“闯关”思想成了党员干部行为的普遍选择,摆样子、做形式被视为有头脑、有方法。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反倒被当成“傻子”。执着于形式主义的“放空炮”,不只会迷失个体的人生价值,更会侵蚀整个党员干部队伍的良好风气。更有甚者,“闯关”的思想激活了某些人的“偏向思维”,心思和智慧不放在创新实干上,却对“旁门左道”情有独钟,进而挑战道德的底线,逾越法律的雷池。而这些言行便会将人民群众的心伤了一次又一次,将人民群众的信任一次又一次的挥霍,最终将党和群众血肉之情生生割裂,动摇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基。
闻者足戒。民主生活会上的“挑刺”、“亮丑”不是最终目的,教育实践活动搞得怎么样,要看能不能找准症结所在,并下大气力解决好问题,把正确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同时,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也越要坚持标准,决不能虎头蛇尾,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要将工作过不过关,要请群众来“把关”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只有群众“把住关”,活动的标准才会降不了、要求也才会松不了。此外,只有坚持向“向群众问诊、请群众把关”,整改什么、怎么整改,都请群众“把把关”。整改了哪些,整改到什么程度,都一条一条列出来,公布于众,落实情况请群众监督、整改成效由群众评判,才能避免自说自话、自弹自唱,才能用群众有效监督消解干部的“闯关思想”。
对照检查的成败在落实,落实的与否在思想。只有戒除“闯关”思想,进行全面的对照检查,才能做到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透、危害后果明、整改措施实,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为群众创造出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