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取消信访排名责任更为重大

罗瑞明

2013年11月15日09:3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信访制度正在进行重大变革。新京报记者近日从权威部门获悉,国家对各省市不再搞全国范围的信访排名、通报,有关部门确立了“把矛盾化解在当地”的新思路。取而代之的将是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之间的“点对点”通报制度,并通过信访约谈制度对地方工作进行监督。(11月11日《新京报》)

“信访排名”以信访量来衡量工作的好差,信访量大的自然排名在后,此制度的初衷是为了给相关人员增加压力,减少越级上访量。而如今信访排名取消,是不是就压力减小,可以松一口气呢,笔者认为,取消排名,责任非但没有减轻,而且责任更为重大。

取消“信访排名”,并非排名本身完全不科学,如今不少工作都实行排名制,信访排名也有其一定的道理。问题是,有的地方为了争名次,为排名而排名,如:有的地方为了使上访人员不超级上访,进行“三陪”,吃住行都给予报销,甚至还给予误工补贴;有的采取“截访”的方式,硬是从上访的路上给拦回来;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为了防上访非法限制上访者的人身自由;等等。这些不当手法,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而且损害了上访者的合法权益,不以“信访排名”其实就是一种纠偏,纠正过去存在的一些不当做法。

上访是公民的权利,即使是工作做得再好的地方也免不了有人上访,让人上访,将所需所求释放出来,矛盾和问题才不会激化,但是上访应该以属地解决为主,尽量避免越级上访,超级上访多了,一是增加上访者的成本,远离家门,吃住、往返差旅费开支不小;二是给社会带来不少的压力,上访者都集中往一个地方跑,给城市增添了不少的负荷。尤其是,越级上访并非就能越级解决,不少问题最终还得到原属地解决。因而,不论什么时候,不论是采取什么方式都不鼓励越级上访。

“取消上访排名”,也许有的会说,信访工作不必太较真了,群众上访可以由他去,爱上哪就去哪。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取消排名制的同时,新增了通报、约谈制度跟进,此种“点对点”比起排名来更细化,也是对政绩的强化。

由此,就不能来硬,而得来“软”,对于群众来信来访得认真的“接”,态度上要和蔼诚恳,方式方法上要注意策略,动之以情,晓之心理,更重要的是在于“办”,不拖拉,不推诿,限定时间办,同时,对于一些不能办的问题,也不能粗暴拒绝,摆清事实,讲清楚道理,尽量让上访者口服心服。

“通报、约谈”制,可以理解为既是对部门也是对个人,既是对信访中的大问题也包含中小问题,多方面多视角的进行监督,与排名相比更为严格,此举是对信访制度的完善。对上访不以排名论英雄,这就得有新的认识,新的谋略,丝毫不能掉以经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谢磊)
相关专题
· 罗瑞明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