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透明正成为各级执政者的基本理念。这是权力观的悄然革命,是国家治理能力不断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知情权”、“网络”、“互动”……近日召开的中国新闻发布实践与创新论坛上,这些都是出现频率很高的关键词。到今天,新闻发布制度刚好走过10年,我们不仅认识在提升,水平也在同步提高。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年两会和外交部设立新闻发言人,到2003年正式建立新闻发布制度,信息公开的力度越来越大。10年来,当初稍显陌生的新闻发言人,已经屡屡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从面对麦克风照本宣科地念稿,到迎着闪光灯从容自信地微笑,新闻发言人可谓各级领导干部“能力升级”的代表。而从关起门来躲记者希求“新闻变旧闻,旧闻变无闻”,到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抓住“黄金4小时”,新闻发布制度无疑也是“国家治理能力不断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犹记非典期间,北京的9场新闻发布会,起到了公开信息、舒缓焦虑的重要作用;犹记汶川地震后,一场场新闻发布会成为了解灾情、宣示决心的窗口。在现代社会治理中,新闻发布制度无疑有着特殊作用。引导舆论,沟通政府与社会公众,这是有效的润滑剂;塑造形象,提高政府美誉度和公信力,这是宝贵的展示台。
新闻发布制度,直接对接上了公众的知情权。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公开透明正成为各级执政者的基本理念。这是权力观的悄然革命。过去秘而不宣的政务信息,制造的是参与的门槛。而一旦主动公开,发布者就把自己放在了被监督者的位置,是一种自我限权。权利和权力在此间的进退消长,也正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所在。
让我们再把镜头拉回10年前。2003年,博客虽已出现但要风靡还得等到两年之后,而非典第一次如此深切地让公众感知信息披露的重要。倏忽10年,连微博都已经一派“田园将芜”的颓势,政务信息公开的浪潮席卷整个中国。时代如此,社会如此,新闻发布制度、新闻发言人若稍有松懈,便难免会“不日新者必日退”。
实际上,政府部门本身也面临着发言角色的转变。在高音喇叭中我说你听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看到的,是水电油气涨价时市民和企业在听证会上争论,是拆迁征地中地产商和“钉子户”之间的多重博弈,是为个税起征点而向社会公开征集来的23万多条意见。这个时候,政府理应更多扮演公共平台设立者、讨论规则制定者、利益表达平衡者的角色。对政府,这是开放的执政环境下职能转变的考题;对新闻发布,这是由统一口径、树立形象的单向式传播到互动、交流的开放式发布的艰难蜕变。
如何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好新闻发布的时、度、效,让信息公开取得最好效果?如何防止在网络舆论场中被边缘化,用新闻发布占领这一阵地?如何研究不同对象、不同情景下的信息需求,获得更大引导力?新闻发布工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更重要的是,新闻发布只是信息公开工作的终端,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要构建全党动手的大宣传格局,这需要各部门密切的沟通配合,更需要对侵犯群众利益、违反党纪国法者的勇敢亮剑。
1944年6月,中共邀请21位中外记者赴延安采访,毛泽东亲自担任“新闻发言人”,接受连珠炮式的提问。美国记者爱泼斯坦赞叹:一扇被关闭了很久的门打开了缝隙,再要关上已是不可能了。今天,信息公开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必能助推我们“新赶考”的伟大胜利。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14日 05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