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上午,我省召开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委督导组负责人会议,就进一步加强督导工作提出要求。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强调,督导组不能当“南郭先生”、“好好先生”,要把“真督严导、决不放过”作为工作原则和标准,以科学方法和过硬作风开展督导工作,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2013年8月17日《湖南日报》)
我们都知道,2200多年前,著名法学家韩非捧红了南郭先生。如今,南郭先生早已随风化去,滥竽充数也从故事进化为成语,妇孺皆知。
还有“好好先生”这个典故,也是家喻户晓。说的是东汉时期,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无论别人和他讲什么事,不管是好是坏,他都回答“好”。有人问他身体怎样,他说“好”。有人说自己的儿子死了,他也说“好”。他的妻子便责怪他:“人家以为你有德行,才把自己的噩耗告诉你,你怎么反倒说‘好’呢?”司马徽不紧不慢地说:“好,你的话太好了。”弄得他的妻子哭笑不得。后来人们常用“好好先生”来形容那些是非不分,不敢得罪人,只求平安无事的人。
毫无疑义,督导组不能当“南郭先生”、“好好先生”,这是做好督导工作的基本要求。因为督导工作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督促指导把关的重要作用。加强督导是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正确方向、确保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有效克服形式主义问题,切实做到“不偏”、“不空”、“不虚”的必然要求。
所以,作为督导组,必须要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切实担起桥梁纽带、智囊参谋、有力帮手的重要责任,充分发挥督导工作的职能作用,把“从严”和“务实”的要求一贯到底,做到全程了解反映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建议;督促抓好学习教育,确保思想认识和工作部署到位;指导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确保开好一个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全力督促解决突出问题,确保督导工作成效。
很显然,如果督导组在督导工作中爱栽花,不栽刺,该批评的不批评,该提醒的不提醒,该揭露的不揭露,当“南郭先生”、“好好先生”,是完不成任务的,也是达不到要求的,更是不能让群众满意的。
如此说来,要想不当“南郭先生”、“好好先生”,就要有坚强的党性观念,有凛然不惧的浩然正气,革除私心,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向歪风邪气作坚决的斗争,敢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说“硬话”、做“硬事”。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要敢于“唱黑脸”。
如果在督导工作中习惯于睁只眼闭只眼,用充满人情的“怀柔政策”来应对、解决,不敢唱“黑脸”,更不敢说“硬话”,保住的是自己的交情和人脉,受损的是党的事业和群众的利益。这是党的纪律所绝对不能允许的,更是人民群众坚决反对的。
要切记,红脸关羽不正是华容道上太过“仁义”,才有后来的麦城之败吗?而黑脸包拯一身正气,铁面无私,虽然得罪了不少人,却被广大民众誉为“包青天”,千古传颂。期待所有督导组成员都能记住徐守盛书记不当“南郭先生”、“好好先生”的告诫,把“黑脸”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