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同志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被毛泽东誉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活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来自群众,为了群众,关心群众疾苦,设身处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有关他妥善处理群众上访的故事在百姓中传为美谈。
1978年习仲勋复出工作后,许多要求平反的信件和电话飞往广东省委习仲勋的办公室。面对无数的群众来信,他不满足于省信访办筛选后送来的少数信件,指示秘书贾延岩到信访办直接查看人民来信,倾听来访者呼声,到大街上抄看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的大字报。一天,一群从远处赶来的披麻戴孝、悲愤不已的群众贴出大字报,内容事关数百条人命的血案,贾延岩被吸引了。事关重大,贾延岩出主意叫他们到省委门口信访室去直接申诉。这种做法招来同事批评,说他感情用事,一个领导的秘书不该叫百姓到省委闹事。习仲勋听了贾的汇报后,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严肃地说:“你没有做错,共产党的机关,共产党的干部怎么能怕老百姓,对老百姓没有感情?那能叫共产党的干部吗?这样的干部在封建社会都不算好官!”
笔者以为,习仲勋告诫“共产党的干部怎么能怕老百姓”振聋发聩、荡气回肠。显而易见,习仲勋平反冤假错案,不满足于筛选后送来的少数信件。他要求秘书到信访办直接查看人民来信,并到大街上抄看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的大字报,甚至还把一群“披麻戴孝”所谓“闹事”的群众引过来,到省委直接申诉,彰显了他“群众领袖”的卓越风范,体现了他因势利导的政治智慧,折射了他密切联系群众的公仆情怀。
“民在我心,民为我本”。其实,这就是党的优良传统,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这样做的。比如,党的领袖毛泽东谅解讲怪话的战士,宽容诅咒自己的农妇,虚心听取小干部的尖锐批评,宽大处理许世友等人出走的“突发事件”等等,都成了党史上的佳话。毛泽东曾经说过:“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让群众有话有处说,有冤有处说,有苦有处申,这是我们党倡导的一贯原则。
然而,反观当下,个别地方主政官员却不是这样,一提起群众上访“闹事”,往往谈“闹”色变,如临大敌。他们不是认真反思自己做错什么,也不管群众有啥冤屈,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动辄使用警力,限制人身自由,围追堵截,采取强制措施。虽然事态暂时得以平息,却加大了干群之间的裂痕,增加了“社会张力”。
《贞观政要》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习仲勋妥善处理百姓“闹事”,就是一面镜子,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古人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毋庸置疑,人民信访,当“疏”不当“截”,应改“围堵障”为“疏浚导滞”,那样“社会张力”就会得到舒缓,社会就会更加安定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