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红网:“官员体验民生”不该成新闻

2013年08月16日09:28   来源:湖南红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官员体验民生”不该成新闻

  今夏高温天,市民乘坐没有空调的公交车可谓备受煎熬。应市民之邀,苏州市交通局局长邵建林亲身体验了一把“蒸笼车”。体验之后,邵建林局长承诺将尽快将非空调车换掉。按照目标,到2015年夏季,公交空调车运营服务将在市区范围实现全覆盖。令苏州市民欢心的是,局长的承诺,让“蒸笼车”提前一年更换结束。(8月15日《扬子晚报》)

  无独有偶。同样是官员体验民生,近日,广东省卫生厅组织了一次“看一次病”换位体验活动。体验中,该厅一副厅长从进医院到出医院一共花了近一个半小时,医生却只给看了3分钟。在体验后的座谈会上,他发出了如此感慨:“如果我不是副厅长,看病难不难?一定是难的。”(8月14日《南方日报》)

  官员“微服私访”,是体察民情、了解群众的重要途径。以上两位官员的“体验”很实在,体验后的感慨与承诺也很亲民,理应值得肯定。但仔细掂量掂量,总觉得有些不对劲:难道该交通局长压根不知道天堂苏州还有“蒸笼车”?难道该副厅长感受“看病难、看病贵”还是头一回?难道“官员体验民生”还需要当成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大做特做?这些都着实不应该。

  官员体验民生,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不去体验民生,又如何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激发群众智慧与力量,解决群众问题与困难?“体验民生”,这是一名官员起码的必修课。这样的“体验”,不同于普通的调研、走访、慰问,不是为应付上级任务而被动的“下基层”,而是为了解群众生活的真实境况,设身处地地去感知群众冷暖。如果“体验民生”只是为了工作所需,而成不了生活中的自觉与常态,体验的结果就会有偏差,感受就不会深刻,解民忧的决心就会弱一些,这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不相符的。

  可以想见,没有官员的亲身体验,就不可能有“让‘蒸笼车’提前一年更换结束”的承诺,也没有“看病一定是难的”深刻感慨。一方面,这说明有了亲身体验,才能有更强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体验民生”还做的远远不够,深入基层、走好群众路线,还有缺口、还需努力,同时,也还有巨大的空间与潜力。

  之所以一些官员“体验民生”不够主动,除了工作不够扎实、作风不够深入之外,不挂钩个人利益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要想让“官员体验民生”不再成新闻,其一,要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尽可能地让官员和群众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群众利益受损,官员就有“痛感”。在政绩考核上,把弹性的“体验民生”纳入硬性的政绩考核,让走马观花、体验不深入者付出代价。这样,“官员体验民生”真正成为一种常态,也就不再是新闻。 文/张锋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