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取消专用号段有逃避监督之嫌
8月14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吉林省公安厅副厅长刘福军在会上表示,9月1日起,吉林省将彻底取消“吉O”段公安专段号牌,专段号牌将换发为普通民用号牌或警车号牌。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全国先后有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宁夏、安徽等14个省、市、区取消了公安专段号牌。(8月14日中新网)
有些人总是迷信地以为,只要取消了专段号牌,只要这些号牌的车用上了与普通民用车辆一样的号牌,相应由专段号牌带来的特权也会随之消失。所以,他们不停地呼吁使用专段号牌的相应部门取消专段号牌,并且在专段号牌取消之后为之欣喜。一些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显然是认为专段号牌就等于特权,特权是由专段号牌带来的,因此,只要取消了专段号牌,相应的特权也必然会消失。
这样的想法显然有些天真。不可否认,由于专段号牌具有明显的可识别性,其在某些场合确实可以给使用者带来享受特权的便利,如逆行、超速而不受处罚,别人排除的时候它优先通行,甚至是以执法为名欺负普通民用车等。但是,这显然不是专段号牌本身在发挥作用,而是使用者滥用权力而执法者对其滥权行为听之任之的违规违法之举使然。也就是说,专段号牌的特权,不是号牌本身给的,而是无视法律的人给的。而取消专段号牌与取消特权,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前者的终结并不必然导致后者的终结。
近些年,不少地方在公众质疑特殊号段车辆滥用特权的舆论压力下,取消了专段号牌,并将其作为政绩来宣传。但是,他们显然误读了公众质疑的本质问题——即公众质疑的是特权,而不是专段号牌。而且,虽然我们不应该以过度的“恶意”去揣测一些地方此举有将特权车“泯然众人”的目的,但是,从客观上来看,此举也确实将一些特权车和特权现象“泯然众人”了。
没有了专段牌照,公众再也不能从相应的牌照上分辨一些车是公车还是私家车了,一些官员坐上这样的公车去娱乐场所、公车私用、交通违法等,公众再也不能即时监督了。像交通违法这样的问题,之前可能被交警发现或被电子眼抓拍到之后,根本就不会处罚或被记录在案,之后不过是增加一道程序,先记录在案,然后再通过相应的找关系、打招呼等将记录消除。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等该享受的特权一点也没少。
特权、腐败和公车私用等最怕的是什么?当然是阳光,是公开,是监督,尤其是公众无处不在的监督。所以,一些有识之士近些年也提出了与取消专段号牌相反的解决方案,即,让公车使用更加明显的某种颜色的牌照或号段,甚至是给公车涂上更显眼的颜色,使公众一眼就能认出哪辆车是公车,使这些车辆的使用完全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从这个角度来看,取消专用号段的举措更像是逃避监督之举,在阳光透明成为潮流的当下,其动机不得不让人怀疑。
|